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面试 > 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热点:对道德绑架坚决说不

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热点:对道德绑架坚决说不

2018-12-04 10:30      文章来源: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

  【相关背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因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7月4日,记者从上海轨交公安获悉,事发后,该男子接受了警方讯问,称当天是去做志愿者,一天下来也很累,所以没有主动让座。对于抢他人手机的行为,他已向当事人道歉。最后,警方就此次事件中各个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处理。(7月5日澎湃新闻)

  【各方言论】

  红网姜春康:让不让座,一直为公众热议。这是因为让座是一种美德,而有人却并不以为然,同时又不能对不让座者进行打击和报复,更不意味着不让座就该成为被谩骂和被暴打的理由。比如有新闻就报道称,重庆大三学生在公交车上没给一位老人让座,就被这个老人一直大声骂其没教养,惹得车上乘客一片讨论。女生很冤枉,因为老人把自己的座给了孙子坐,却要求她让座,从教养角度看,老人的十六七岁的孙子更该主动让给奶奶坐。而武汉一老人直接“动粗”暴打不让座的青年,则比骂更严重一些,这种道德胁迫更让道德蒙羞。老人暴打不让座青年,暴打式的胁迫,已脱离了让座这种美好事情的初衷,更让负能量弥漫。很显然,这样的“动粗”比乘客批评上海地铁男子来得更猛烈一些,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对不让座者的一种过度的“责”。

  让座,属于道德层面的行为,但不是法律规定的硬性制度。给不给他人让座,反衬出来的是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水准,但任何人都无权打着道德的幌子对其进行人身殴打与谩骂。目前,在各个城市的公交上,能为老弱病残、孕妇等特殊乘客主动让座的人占大多数,而拒绝让座的人只占少数。首先不能因个别人没让座就大肆讨伐,其次批评不让座者也当有度,不该打着道德旗号对人进行过度的攻击。纵然讨伐不让座者有道德支撑,但也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然别人当志愿者很累,体谅一下也并不过分,如果非要逼着其让座,是不是也有些不道德?

  让座是美德,但不让座也不意味着缺德。讨伐不让座者,呼唤道德本意值得提倡,但公车上让座,只是社会公德。不能挟持着社会公德绑架天下,更不该因理解偏差而采取偏激行为却装着若无其事。让座更多是道德问题,而道德是内心升腾的一种自觉行为,靠自觉和自愿来维持。让不让座,还请多一份理解,让了多感激,不让也没必要进行道德绑架。

  东北新闻网冷洋:越来越多的自认为站在理性制高点的网民,按照个性化固有思维,极尽其能地驳斥“道德绑架”者,却不知自己已被“道德绑架敏感症”所绑架。越来越多的人在道德绑架话题发酵下,把不让座作为无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冰冷借口,尤如“坏人变老了”这一说法一度风靡,老年人群体在一些负面案例影响无限放大下,被无情地贴上了“为老不尊”的标签。

  陷入“道德绑架敏感症”的民众,没有时间对道德绑架与道德散架进行差异化辨别,扭曲的自我观念,似乎可以让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细酌之下,是不是以后所有的自我安慰都能被当做不能“让座”的理由?

  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少一些锱铢必较的焦虑和困惑,或许“道德绑架敏感症”就会得以缓解。传统美德需要弘扬,被绑架的道德观念需要重新屹立。人总有脆弱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父母日渐老去,怀抱着孩子嗷嗷待哺,想象他们颤巍于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间,心理期待更多的是身边的人们能够对其多一些理解与关爱,能够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伸出双手,接力成援,为彼此铸就一个最暖心的时代。

  深圳特区报朱丹:让座本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可是有些时候,却变成了一种舆论强制和道德绑架。就像这件事情中,年轻男子没有积极让座,也许可能由于太过疲劳,或者身体不适等,对于这种行为,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打着道德的旗号进行索座,即便索要到了座位,这种行为也会让文明和道德大打折扣,不仅侵犯让座者的权利,也违背让座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和舆论暴力。

  铜陵文明网马静:在这则新闻事件中,我们不难理解的是,抱小孩的妇女需要座位,身体疲倦的年轻男子同样需要座位,当双方都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引发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原本想让座的年轻男子,不堪忍受“道德绑架”,放弃了“成人之美”,而是采取针尖对麦芒的不合作方式——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围绕着让座问题,全社会尚未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认同,不可避免会导致“自说自话”。由此可见,这样的悲剧发生,引发社会矛盾之后,应该重新思考全部的细节和内容,才能够走出一种道德绑架的困境中,不是吗?

  崇德向善,这是一种倡导,我们也希望从这样的方向上不断努力,但是,我们更是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基本事实。倡导和宣传,只是我们一种倡议,如果有的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且不遵守,这只能够存在着道德谴责的内容,而不应该将其陷入道德绑架的境地。毕竟,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守法乃是第一要务,而道德永远都是第二层面的内容。如果我们舍弃法律,而只是强调道德的话,这势必会引发更多层面的争论和矛盾,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实际内容呢!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样的意义上,这样的礼让行为应该纯粹是道德意义上的内涵。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技巧:学会取舍面试形式与内容 下一篇: 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热点:杜绝无人机黑飞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