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哲学和毛中特部分“谁提出”考点的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哲学和毛中特部分“谁提出”考点的总结

2019-05-24 08:59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哲学和毛中特部分会涉及到许多概念和思想是“谁提出”的问题。为避免学员记忆混淆,现总结如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提出的,他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概念

物质的概念是列宁提出的,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因此得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注意要区别于“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四、“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首先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五、“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在1988年9月,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

(编辑:孟轶强)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关于毛泽东文章中“三”的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个性、共性与不平衡性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