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查要点(四)(2)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