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200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答案(2)

200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答案(2)

2008-07-08 00:00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16.A【解析】公文的作者主要是单位主体而不是个人,也就是只能是制发文件的机关。

    17.C【解析】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了享受这些权利及履行义务的保障制度,宪法是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选C项。

    18.A【解析】在本题中一定要将把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这几个概念区分开来。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这一规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由以上内容,可知甲的行为应处犯罪预备,选A项。

    19.B【解析】国家的各项行政权力及措施只能由各级地方政府完成,因此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只能是国家的政府机构。

    20.C【解析】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并在受理后查明诉讼超过时效的理由,如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但如果已超过民法所规定的20年最长时效,则当事人无起诉权。

    21.B【解析】1955年4月18日,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本次会

    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设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故应选B。

    22.D【解析】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监督机关。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的特殊地位,即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23.B【解析】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故正确答案为B。

    24.B【解析】全国所有制与生产力的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25.D【解析】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是个体的,也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那就是说,人民群众可以创造任何历史,这才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本题选D。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0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下一篇: 2008年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三)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