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5)
三、生物学常识
(一)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系统和整体(动物,主要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反之,无细胞核的是原核生物。
(二)DNA
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
单体脱氧核糖核酸聚合而成的聚合体——脱氧核糖核酸链,也被称为DNA。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通常一半,即DNA双链中的一条)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因此,化学物质DNA会被称为“遗传微粒”。
(三)基因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四)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又译人类基因体,是智慧人种的基因组。共组成24个染色体,分别是22个体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五)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六)克隆技术
“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19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利用山羊的体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多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绵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这一卵细胞经过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子宫内。2003年2月15日,世界首只克隆羊多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