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辅导(15)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辅导(15)

2012-02-25 16:35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书信、电话、短信等通信方式的变迁说明事物是在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C。

  2.B[解析]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3.B[解析] 题目出自十七大报告,选B。

  4.D[解析] 本题以我国空调市场上商家的竞争为背景,考查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题目中某企业利用降低价格来扩大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价格只有影响到经济秩序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时,才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不能选A;题目中的企业正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B选项不合题意;价值量与个别企业的经济活动没有直接关系,C不能选;D正确,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企业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应选。

  5.B[解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形成,即所谓“经济人”的观点,它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经济人假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二是人有完全理性,总要追求利益的大化、优化;三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法律体制完备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能产生利他,越追求自己的利益越能给社会创造财富。“经济人及其利己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的前提。

  6.D[解析] 这段文字首先讲“意象”的概念,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即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感情。A项错误,“意象”的创造均是在遵循客观事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造;B项错误,“意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段文字是在说明人们利用自己的思维意识通过客观事物表达某种思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7.A[解析] 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的规定,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2汤阴县事业单位招聘辅导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下一篇: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情及命题趋势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