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共党史(4)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共党史(4)

2012-06-05 11:29      文章来源:新疆华图

  “反右倾”斗争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中断了纠正“左”的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庐山会议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此,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央向大会提出的书面报告草稿,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认为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一是建设工作中经验不够,二是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削弱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妨碍了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6.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人们开始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实事求是地处理拨乱反正中遇到的问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编辑:姜芃)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之民族与宗教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