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二)(14)
28.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根据法律的规定,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主要有:即时生效规则、受领生效规则、公告生效规则以及附条件生效规则。其中,即时生效规则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对相对方立即生效。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作出行政行为和行政行为开始效力的时间是一致的。如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强制进行人身约束的行为。
29.B[解析]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主体包括两类: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并且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30.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正确答案为A。
31.C[解析]国家扶贫办公室并非政府常设机构。选C。
32.D[解析]本条考查的是劳动法适用范围。参见《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第2条和第4条。
33.C[解析]根据公文传递方向上,一般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具体行文方式基本上是四种方式:
逐级行文是向直接下一级机关行文,再由下一级机关逐级传达。
多级行文是上级机关部署安排的工作可以一次传达到数级下级机关,如中央文件可直接发至县团级,省级文件可直接发至乡镇,即为多级行文。
直接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一经通过或签署即可直接与群众见面,或称无差别行文,如法律、法规、公告、布告、通告,见报不另行行文的表彰决定等。
越级行文,指如遇特殊情况,为加快行文速度,下级机关可以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直到党和国家的很高机关行文。如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重大灾情、间接上级机关指定直接上报的事项、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重大事项,以及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等,可越级行文。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4.C[解析]清理法律法规,维护民工的权益,主要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选C。
35.B[解析]这个案例表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超过了限度,一般违法行为就会转化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可见,正确答案应为B。
36.B [解析]职务设计是将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职务的方式。
(1)职务专业化:将职务划分为细小的任务。
(2)职务扩大化:通过扩大职务范围而使之得到横向扩展。职务范围指一项职务要求的不同任务数量以及工作周期的重复频率。
(3)职务丰富化:通过增加工作的评价职责使职务纵向扩展。职务深度是控制雇员超出其工作范围的程度。
(4)职务转换:周期性地在包含不同任务的职务间对工人进行横向转换。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