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事业单位公基:哲学记忆原理一(2)
可能和现实原理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意义:
1 一切工作要从现实出发,立足现实。
2 对可能性做出全面的分析,不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力争好的可能变为现实,防止环的可能变为现实,从很坏处着想,向很好处努力,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3 根据实践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把有利于主体需要和社会进步的、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集中力量办那些有实现可能的事情,并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精确规定行动的目标和实施步骤,加速这一转化的过程。
量变质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事物发展过程,经由量变到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事物度的突破,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是互相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这就是量变质变的基本内容。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意义:
理论意义: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只承认质变,反对量变,认为质变可以凭空突然发生,这是“激变论”的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则是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这两种形而上学片面性都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把党的很高纲领和很低纲领,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辩证统一起来,邓小平关于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质变量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当机立断”
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