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试题资料 > 笔试真题 >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一)(3)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一)(3)

2014-06-17 10:42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1申请设立的公司通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其公司设立核准。则该公司的成立之日是( )。

  A. 公司的创立大会召开之日

  B. 公司设立登记的申请提出之日

  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出的《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

  D.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

  参考答案:D

  解析:《公司法》第七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D为正确答案。

  22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被称之为( )。

  A. 看不见的手

  B. 看得见的手

  C. 政府失灵

  D. 企业行为

  参考答案:A

  解析:“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自发调节。“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

  23法律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法律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这表明法律具有( )。

  A. 规范性

  B. 可诉性

  C. 国家性

  D. 利导性

  参考答案:A

  解析:法律的规范性是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普遍性是规范性的发展和延伸,反复被适用是规范性,而针对某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 雨果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 东晋的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是我国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D. 人称“小杜”的唐代诗人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参考答案:C25人成年以后身体不再长高,原因是( )。

  A. 软骨层骨化成骨

  B. 红骨髓变成黄骨髓

  C. 成骨细胞不再分裂

  D. 生长激素不再分泌

  参考答案:A26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

  A. 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 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身亡

  C. 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进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D. 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

  参考答案:C27下列各项内容中,不符合《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的是( )。

  A. 一自然人只能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B.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予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 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首期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70%

  D. 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行使股东会职权时作出的决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参考答案:C2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

  A. 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社会主义的合法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参考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选D。

  29下列情形中,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是( )。

  A. 某看守所警察甲利用值班之机,徇私情故意放跑因受贿罪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刘某

  B. 某法院法官乙在行政案件审判中故意曲解法律,偏袒原告,作出违背事实与法律的判决,情节严重

  C. 警察丙在对陈某的抢夺行为进行侦查的过程中。因接受陈某家属的吃请而隐匿陈某的犯罪证据

  D. 警察丁为使其仇人王某追究刑事责任,捏造王某犯罪的事实,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致使王某被无辜羁押100天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属于《刑法》第四百条规定的私放在押人员罪。D项属于诬告陷害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这里要求“在刑事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B项错在是行政案件审判中。C项正确。

  网友解析发悬赏征求解析关注此题解析(13)提供解析暂时还没有人分享解析,您是第一位我的笔记查看网友笔记》支持最大字数:0/150提交 公开我的笔记30“物质无非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 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观

  D.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参考答案:B

  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哲学中的物质是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的共性,不是指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只是这一共性的载体。题中观点正是对物质概念的正确理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4年事业单位常识判断模拟练习题(五) 下一篇: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二)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