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试题资料 > 笔试真题 >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六)(3)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六)(3)

2014-06-18 11:34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在下列选项中,阐述错误的有( )。

  A. 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B. 我国以农业立国,耕地面积比重比较大

  C.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居世界前列,排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

  D. 耕地后备资源多,95%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B,C,D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从总体上看,有四大特点:(1)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4%左右,且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2)土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量少。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平均每人0.57平方公里,最多不超过0.67平方公里,按农林牧用地合计。仅为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数的1,5~1/3。(3)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大。(4)耕地后备资源少.难利用的土地多。我国农垦历史悠久,质量好的土地资源已为数不多,耕地后备潜力不大,约3330万平方米,其中95%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开发比较困难。

  22符合团结友善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

  A. 精诚合作、同舟共济

  B.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C. 互相猜疑、纠缠恩怨

  D. 顾全大局、虚怀若谷

  参考答案:A,B,D

  解析:互相猜疑、纠缠恩怨不是团结友善道德规范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ABD。

  23下列行为载体所承载的行政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 某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某胡同的拆迁决定

  B. 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奥运会期间交通管制的通告(该通告规定了奥运会期间某些道路在某些时段的禁行以及限制通行的内容)

  C. 某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出该市的车辆的收费标准

  D. 某部委发布的要求所有的医院均不得与某企业签订某种药品买卖合同的通知

  参考答案:A,D

  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对象所实施的行为。一般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也以非规范性文件表现,如针对不特定人或事的一次性适用的决定、通知等。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特定的人或事为对象所实施的行政行为。由此解析可知A、D项中的行政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B、C项中的行政行为则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2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包含的哲学寓意有( )。

  A. 主观能动性不能代替客观条件

  B. 客观条件决定主观能动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D. 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参考答案:A,C,D

  解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其包含的哲学意思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B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CD。

  25下列属于五经的有( )。

  A. 《诗经》

  B. 《战国策》

  C. 《孟子》

  D. 《尚书》

  参考答案:A,D

  解析: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选A为正确,B为错误。

  26企业决策技术包括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三种。( )

  参考答案:A

  解析:企业决策技术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三种。故本题判断正确。

  27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一个公民纪律观念强不强、法制观念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 )

  参考答案:A

  解析: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对一个公民来说,纪律观念强不强,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遵纪守法这一社会公德,对个人对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本题说法正确。

  2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

  参考答案:B

  解析:******同志曾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故本题判断错误。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授权性法律规范。( )

  参考答案:A

  30情况通报主要用于传达重要精神和重要情况,让下级机关了解上级机关的重要精神、工作意图或全局情况,借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或上级机关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

  参考答案:B

  解析:情况通报主要用于传达重要精神和重要情况,让下级机关了解上级机关的重要精神、工作意图或全局情况,借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或让下级机关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通报不能用于指导上级机关的工作,使上级机关明确工作方向。故本题判断错误。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五) 下一篇: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七)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