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立法法易混淆知识点(2)

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立法法易混淆知识点(2)

2015-01-06 10:14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4、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1)掌握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九大主体:人大主席团、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代表联名、委员长会议。特别注意代表联名的,要求30人以上。

  (2)掌握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七大主体: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联名。特别注意常务委员联名的,要求10人以上。

  (3)向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中,国务院等五个机关是双重主体,应注意两个主体的差异所在。

  5、法律草案审议时,由法律委员会负责修改事宜。

  通过的票数要求都是全体人员(代表或组成人员)过半数。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均由国家主席予以公布。

  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基本法律和法律表决时,分别由其组成人员的过半数而非出席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7、注意第28条关于“二审”及“一审”的条件规定,二者的条件有相同一面,亦有差异。

  第28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8、依《宪法》第100条的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只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而不须报批。

  依《立法法》第63条第2款规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向省级人大常委会报批而非备案。

  9、“较大的市”的含义: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10、经济特区法规的制定者不仅包括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常委会。

  第65条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11、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主体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自治县的单行条例、自治条例也是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而非报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编辑:姜芃)

上一篇: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物理学常识 下一篇: 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高效复习方法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