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2015年河北省考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之历史常识(荀子)

2015年河北省考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之历史常识(荀子)

2015-01-12 16:14      文章来源:河北华图

  诸子百家是河北省考常识部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一人物进行介绍。

  孟子,名轲,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 孟子世家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西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为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 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 性善论,提出“ 仁政”、“ 王道”,主张 德治。 南宋 时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 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5年河北省考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之戏曲常识(京剧) 下一篇: 2015年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基(非法律部分)备考指导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