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之丹霞地貌
2015-05-04 09:58      文章来源:河北华图
河北华图 宗庆阔
丹霞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丹霞山是丹霞地层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现为我国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4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其中分布面积很大、发育很典型、造型很丰富、风景很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国内其他有名的丹霞地貌还有江西的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福建的武夷山等等。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54千米处,距仁化县城9千米,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四樵山、鼎湖山),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砍,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绮丽。因而,有人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红色,是红色砂岩地形的代表,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长老峰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庭”,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