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会备考之黄河防汛(2)
15.在大水偎堤前,河务部门责任人、县(区)、乡政府防守责任人及群众防汛队伍应提前几小时上堤?
答:8小时、6小时、4小时。
16.巡堤查险的组次有何规定?
答:①开始漫滩时,由一个组临河去,背河返回,一般情况下每隔0.5小时巡查一次;
②水位上涨偎堤水深增加、威胁堤防时,应由2个组同时出发,分别从临河与背河去巡查,再交互巡查返回,并适当增加巡查次数;
③洪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应增加巡查组次,每次由2组分别从临河与背河巡查,再交换查回。第一组出发后,第二组、第三组……相继出发。
17.巡查交接班制度是什么?
答:交接班时,上一班的班(组)长必须在已巡查的堤段将出现的问题向下一班全面交代清楚(包括水情、工情、工具料物数量及要注意的事项等),对尚未查清的可疑险情,要共同巡查一次,详细介绍其发生、发展变化情况。
18.巡堤查险中“五时”是什么?
答:“五时”:黎明时(人最疲乏)、吃饭换班时(思想易松动、查险易间断)、黑夜时(看不清容易忽视)、狂风暴雨交加时(最易出险、并不易判断)、落水时(易松紧麻痹)。
19.巡堤查险中“五到”是什么?
答:“五到”: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料物随人到。
20.巡堤查险中“四勤”是什么?
答:“四勤”:眼勤、手勤、耳勤、脚勤。
21.巡堤查险中“三清”是什么?
答:“三清”:出险原因查清;报告险情说情;报警信号记清。
22.巡堤查险中“三快”是什么?
答:“三快”:发现险情快;报告险情要快;抢护快。
23.巡堤查险时,发现险情后报警信号有何规定?
答:(1)警号规定①口哨警号:凡发现险情,吹口哨报警;②锣(鼓)警号:在窄河段规定左岸鼓、右岸锣。较大险情敲锣(鼓)报警;(2)出险标志:出险、抢险地点,白天挂红旗,夜间挂红灯。
24.使用报警信号有何规定?
答:口哨报警由查水人员掌握;敲锣(鼓)、点火报警由带队巡查的值班干部掌握,或指定专人负责,不得乱发。
25.巡堤查险中的巡查制度有哪些?
答:有巡察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汇报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等。
26.巡堤查险制度中,加强纪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巡堤人员上堤后要坚守岗位,不经批准不得随意下堤,休息时就地或在指定地点休息。
27.基干班的工具和料物应如何配备?
答:①基干班队员每人必须自带铁锨、雨具、一个lOkg左右的草捆或软楔;②每班必须配提灯、手电筒、斧、手钳、系腰绳、救生用具、探水杆等若干;③每座防汛屋备鼓 1个,红旗1面,红灯、锤、木桩、苇席、网兜、口哨等若干。
28.巡堤查险必须携带的工具是什么?
答:探水杆、铁锨、草捆、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