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考题(10.23)-言语理解(2)
2016-1023-宁德-11.在"生理假"的讨论中,应该赋予话语权的是女性职工。生理周期会对生活、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出台"生理假"的必要性有多大,她们有发言权。如果不给她们发言的机会,讨论就会变成一种"外部的关怀"。同时,不论"生理假"是否出台,女性职工都应该有权利、有能力维护正当权益,不必因为各种担心和顾忌而说不出自己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生理假如何放,应该征求女性职工的意见
B.女性话语权比"生理假"更为重要
C."生理假"的必要性有待商榷
D.女性职工的合法权利应受到保护
2016-1023-宁德-12.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乌龙太多,会让辟谣的公信力彻底消失,到那时,辟谣者难免陷入和那个爱撒谎的小羊倌一样的困境——就算辟谣内容是真的,公众也未必愿意相信了。与此同时,乱辟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对那些无辜扣上"造谣"帽子的人的伤害,是对追问真想者的侮辱,只会让真相变得更加难得,这是社会应当避免的现象。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乱辟谣会对辟谣者和追问真相者双方造成伤害
B.乱辟谣会让辟谣的公信力彻底消失
C.辟谣前应认真查清真相
D.错误的辟谣会事与愿违
2016-1023-宁德-13.垃圾焚烧厂也好,PX项目也罢,市民的反对声中确实不排除有不少是由于认知焦虑造成,即项目本身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未能得到有效的普及,致使市民的反对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基于项目本身的理性认识。但市民的这种认知焦虑,理当起到化解焦虑的作用,如此才能增加公共理性,而非相反。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说明:
A.公共政策应该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
B.市民反对公共项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认知焦虑
C.有些政府决策程序不当催生了市民对公共项目的认知焦虑
D.公共决策需要充分尊重民意
2016-1023-宁德-14.公租房演变成人才公寓,新郑市绝非首创。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北京中关村首批人才公租房就流向了知名企业的精英,此外,广东、重庆也有类似案例。这种做法违背了"为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兜底"的初衷,不仅无助于解决住房问题,还加剧了城市各阶层的分化。即便公租房供不应求,也应该通过摇号等措施公平分配,而非随意变通甚至曲解、异化公租房政策。
下列哪一项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意思?
A.公租房变成人才公寓是对公租房本质的异化
B.把公租房当作人才公寓,使公租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C.应对公租房进行公平分配
D.住房是人们在城市生存的必备条件
2016-1023-宁德-15.社交平台看似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实则毁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许多人没网络熬不过10分钟。放下手机,几乎不知怎样打破相顾无言的尴尬;断了wifi,就仿佛进入真空,对无人互动的冷清焦虑不安。同样地,围观无聊看似填补了一段空白,其实根本无法遣散盘踞在心底的无聊。一段直播过后,我们置身的世界还是那个模样。无聊,依然是许多人的隐痛。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社交平台有害于正常的社交活动
B.社交平台无助于消除人里面的无聊
C.社交平台使人民形成依赖感
D.社交平台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2016-1023-宁德-16.承认推行户籍法的难度,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期地搁置制定这部法律。法治社会的要义,就是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协调矛盾,而不能等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所有的矛盾都消失了,才平平稳稳地推出一部迟到的法律。一些政策的推行,固然可以为法律的实施铺平道路、扫除障碍,然而政策终究不能替代法律,没有法律支撑的正常有悖法治精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推行户籍法势在必行
B.法治社会需要立法先行
C.法治社会中,政策不能替代法律
D.法律制定要突出问题导向
2016-1023-宁德-17.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应聘而去迎合招聘方的价值观,认为颜值重要,能力次之。如果招聘方缺乏对应聘者的能力考究,颜值高确实容易取得优势,但颜值不是在应聘竞争中胜出的绝对因素。应聘者核心的竞争优势还是包含业务能力、情商、素养等内在的综合素质。过分的在意形象,会让应聘者走到一个极端,只怕会适得其反。就此而言,迷恋个人包装,可能会给招聘企业带来短暂的好感,但长此以往,是无法给自己增加竞争的砝码的。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应聘中颜值不是关键的因素
B.应聘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内在综合素质
C.外在的自我包装只能带来短时利益
D.不宜为应聘者过度自我包装
2016-1023-宁德-18.多个领域的道德、规则的失守,让极端的盲井式犯罪成为可能,并在一定社会单元中被默许和容忍。某一个规则被突破,或许没有人会警觉其中的深度危害性,但当社会的规则盲点趋于普遍化,它就将激发不可小视的到的退化与人性之恶,并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社会空间形成野蛮的"丛林法则"。盲井案或类盲井式犯罪就可作如是观。换句话说,盲井式矿难向社会之间展示了人性底线被洞穿的残酷一面,但其根本,还是在于社会规则的溃败和发展的失衡与失序。
这段文字意在阐述:
A.盲井式犯罪的危害
B.盲井式犯罪的原因
C.社会发展失衡失序的后果
D.社会规则盲点的危害
2016-1023-宁德-19.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化率离发达国家尚有不少距离,如何推进有序的城镇化,人员的管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获取等,是一个必须化解的问题。随着居住制度的逐步试水,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或将淡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疏离感,并强化"此心安处是吾乡"额获得感。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居住制度的推行将有助于城镇化的深层推进
B.居住制度对外来人口意义深远
C.居住制度将改变外来人口的存在感
D.居住制度的推行大有裨益
2016-1023-宁德-20.从律师的及法学中选任法官和检察官,其意义并非仅在改变法官、检察官的来源、实现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更在于强化司法者的权利视角。由于从业性质的差异,律师理解和运用法律,多从权利的角度切入,其职业出发点在于保障权利,实现互相冲突的权利只讲的协调和平衡。这样的视角更契合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要求。以这种视角理解和运用法律,无疑使刚性的法律在实际使用时,体现出更显著的权利时代的特点。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
A.司法者的权利视角契合法治社会的要求
B.从律师及法学中选任法官和检察官更科学
C.律师担任法官或检察官更能胜任
D.权利视角是权利时代的必然要求
关注华图教育微信号:fjhtexam,华图教育微博:http://weibo.com/1779432183 ,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