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企业过上好日子,还需要继续减税加持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近日,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抓紧时间完善营改增等相关政策,确保所有企业税负都“只减不增”,并强调“财政收支压力再大,也要积极为企业减税减负。要让企业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减税是今年的五大任务之一,营改增自5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开以来,至10月份已减税965亿元,加上前期试点企业和原增税行业的减税额,全年减税的总规模将超过此前制定的5000亿元的目标。
营改增意在消弭一直被诟病的重复征税问题,并希望进一步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担,为企业转型和经济复苏腾挪空间。从2011年上海、广东的试点开始,5年来不断有新的地区和行业纳入,营改增的模式也不断在试验中改进和完善。营改增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更该抓紧跟进,令其发挥更好的减税效果。
首先,营改增后,部分行业出现了税率不降反升的问题。例如,金融业的税率从营业税的5%变为增值税的6%,建筑业则从营业税的3%一下增至了增值税的11%。建筑业作为很早就纳入营改增试点的行业,2012年建筑学会测算显示,考虑到用工成本上涨的情况,只有当增值税率低于8%的时候行业才会有减税效果,而显然目前的税率高于这个数字。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由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来抗衡损伤,但这显然只能是一个过渡政策。对此,本次会议指出,将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研究明确相关领域纳税政策口径,在风险可控、制度公平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
其次,增值税是对新增价值进行征税以销项税和进项税有所抵扣、以环环抵扣为特点的一个税种,而基于某些行业的特性或是运作习惯,并没有什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或者在现实操作中难以达到标准,就会造成实际的增税。像物流业和建筑业都是以人力成本为主要成本的,基本没有可抵扣的税项,改革后就会造成实际税负的加重。而更多行业的状况则是,基于以往营业税只在终端缴税,因而中间环节通常对发票管理比较宽松或者开普通发票,若换成增值税发票就会带来实际税负提升,从而可能导致税负转嫁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税负成本。譬如营改增刚推开时,五星级酒店曾集体贴出涨价通知,将服务费从15%涨至21.6%并暗示与营改增相关,此举并非完全是借机生财,行业内测算显示酒店业的可抵扣项大概只占三成,所以实际税负是略有上下浮动的,最终是否能减税尚未可知。因此,如何进行过渡解决进项抵扣带来的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之间的差距,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提出让政府过紧日子来让企业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决心当然令人欣慰。但政府过紧日子,意思应该是让政府缩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而不是在承担超负荷的事权情况下再勒紧裤头支持企业,否则经济运行受到影响企业也无法过上好日子。实际上,原本地方政府就处于财事权不匹配的状态,地方政府的发债模式并不完善、自主财权还在建立之中,而营改增是将属于地方的营业税改为了央地按75:25比例共享的增值税,维持分配机制会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这对于营改增的执行落地和税改的效果都有不利影响。本次会议提出,今年中央增收的1780亿元将全部定额返还给地方,这固然会有所帮助,但定额返还毕竟是事后弥补的措施,而且更大作用在于转移支付,因而,还是需要研究更科学而长远的解决之道。
要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过上好日子,不仅需要靠政府过紧日子,更需要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及执行上的更多考量。营改增只是税改的第一步,往后还会有更多问题需要去面对并一一解决,通过深化税改来达到全面减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