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写作 >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钱包鼓了,不能让公德“瘪”了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钱包鼓了,不能让公德“瘪”了

2017-03-30 14:05      文章来源:沈阳华图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相关推荐:2017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用书之历年真题精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的这两句,形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突然冒出来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倒是很恰当。说句心里话,当北京街头出现无数摆放整齐的小黄(OFO)和小橘(摩拜)时,我心里真的一阵惊喜。我为终于有了解决“最后一公里”方案而高兴,更为能够便捷绿色出行、市民文明素质能与“共享”相称而高兴。

  然而,高兴了没几天,堵心的事就来了。媒体上报道的共享单车遭“斩首”(卸掉了车座)、“肢解”(轱辘没了、架子散了)、“涂脸”(二维码被涂盖),甚至被挂到树上、扔到沟里、坠入河里等等花样百出的“虐车”事件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变共享为独享的、乱停乱放的也比比皆是,有的人给共享单车加上自己的锁,成为私人专车;有的停放在机动车道上,十分危险;有的放绿地里、堵在行人通道上,还有的干脆停到自家小院里、地下车库里、单元楼门里,造成他人的不便。这些“虐车”、私占和乱停乱放行为,折射出市民文明素质和共享理念的格格不入。于是,引发了市民文明素质的大讨论。有媒体发表评论:共享单车成了国民素质的“照妖镜”。

  共享单车确实成了检验市民文明素质的一块试金石。其实,折射市民文明素质的又何止共享单车?什么互联网上爆粗口、电影院里吐瓜子皮、公园里折花枝、小区里遛狗不栓绳、宠物随地大便、夜间开车迎面打远光灯、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候车室里踩座椅、随意翻越隔离护栏、过路口时闯红灯、公共场乱扔杂物……唉,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就叫做“不胜枚举”啊!

  文明素质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不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过得富裕了,文明素质就跟着自然提高。文明需要长期的制度约束,文明也需要不停地“教化”。有人说,新加坡的社会良序是用鞭子鞭出来的。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诚然,法律、制度约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这种约束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种规矩,大到国家法律层面,小到一家之规。自古以来,品德高尚的贤良,大多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教。

  因此,要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强化国民的法治观念,使每个人首先成为遵规守法公民,一旦不守规矩就要付出代价;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道德引导和家庭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遵规守矩的良好氛围。社会公德养成,方方面面都有责任,都要下功夫,尤其是国家的大众媒体,应该多一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的公益广告,少一些充斥金钱、享乐、尔虞我诈的商业广告,不能单纯为了经济效益,丢弃了社会效益,那样真的得不偿失。眼前利益有了,自家的钱包鼓了,但社会公德“瘪”了,如此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共享单车的遭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的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但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想,随着法律法规的加快完善、社会制度约束的不断加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跟进,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会逐渐提升的。

(编辑:姜芃)

上一篇: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辱母杀人案”仅仅是法律与伦理的撕扯吗? 下一篇: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藏羚羊的跪拜”让人类文明蒙羞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