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写作 >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农村进城读书是好事没必要引导回流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农村进城读书是好事没必要引导回流

2017-04-26 16:28      文章来源:沈阳华图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近年来,农村学生进县城上学在许多地方成为新潮流。

  以往,农村孩子通常就近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才到县城读书。现在进城的脚步提前了。许多农村孩子从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始在县城上学。有的家长在县城买房、租房陪读,有的孩子则从很小就开始住校。

  进城读书带来的挑战之一是:乡村学校生源流失,城镇学校却人满为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7年《教育蓝皮书》中就关注到这一现象。以河南省周口市某县两所小学的班额对比为例,其某城市小学平均班额(103人/班)是某乡村小学平均班额(26人/班)的4倍。

  2017年《教育蓝皮书》为破解大班额问题提供的解决思路是,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一贯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既定思路。但是我们也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农村学生为什么进城?

  除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老问题外,还有两个新的积极因素:一、城市化;二、农民开始重视教育。城里学校一直比农村学校好,但进城上学直到最近几年才成为潮流,便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历史性巨变中,农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孩子成了进城的“先遣军”。经济条件改善、视野开阔之后的农民,开始像市民一样相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未必是坏事。城市有“择校风”,农村有“进城上学”,道理是一样的。

  理解了上述背景,就会意识到劝农村学生从县城回流将是多难的挑战。不仅农村孩子要进城,农村教师也要进城。从长远来看,他们也终将在城里相遇。

  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劝阻,不如顺势引导。引导不是放任自流。

  其一是增加县城的教育资源供给。学校、教师等的规划配置,应该基于未来的城市人口规模。

  其二是保障进城机会的平等,警惕义务教育等级化。有些地方利用城里学校的稀缺性,搞“贵族”学校,违背教育公平的宗旨。增加供给是保障公平的必要前提。

(编辑:姜芃)

上一篇: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把读书拔得太高有刻舟求剑之嫌 下一篇: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既要保持胡同风貌也要书香流淌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