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政府购岗招聘职业能力测验模拟卷(一):判断推理(6)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61. C【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观察图形,元素凌乱,交点个数每个图形都是3个。故选C。
62. C【解析】本题考查样式类。第一组中,除了黑色部分,第一个图和第三个图的外部轮廓对称,且阴影部分结合等于第二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因此,本题选C。
63. A【解析】第一行都是一笔画,第二行都是二比划,第三行都是三笔画。
64. D【解析】数面的个数,2/3/4/5/6/7个,而在4、5幅图位置颠倒了,4图为6个面,5图为5个面,故选D。
65. B【解析】观察图形,有两类,一类是同一方框内两个三角不同色、两个方框不同色,另一类是同一方框内两个三角同色、两个方框同色。故选B。
66.B【解析】前面三组图构成图形全集,在后面三组图中要把前面的图形各出现一次,即遍历:首先后三组图中缺了一个车的外形,排除AD;其次填充有空白、半阴影和全阴影,缺少全阴影,排除C,故选D。
67. D【解析】交点个数。前面三幅图交点都是1,由此推出,第二组图交点都是2。因此,选择D选项。
68. B【解析】由前三幅图可知,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第一幅图形的圆、方、三角形分别对应着第三幅图形的方、三角形和圆,所以后一段中也发生同样的对应关系。B项,符合形状的对应变化规律,故B项正确,当选。
69. A【解析】此题考查功能元素。小圆圈分别跟各图形的长短边相邻,即标定长短边的作用。①③④图形中小圆圈标定的是图形的长边,②⑤⑥图形中小圆圈标定的是图形的短边。因此,正确选项为A选项。
70.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态位置类。第一行第一个图形中左边的方块依次向右平移一格,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行第一个图形中左边的椭圆依次向右平移椭圆的一半距离,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三行第一个图形左边的三角形依次向右平移三角形的一半得到第二个图形,因此,第三个图形应该是由第二个图形的左边三角形再次向右平移三角形的一半距离。因此,正确选项为B。
71. D【解析】职业枯竭的关键信息是“长期从事的工作压力下”、“身心被工作耗尽”;A项除了工作,还有照顾老人与小孩,不属于工作压力,排除;B项刚参加工作不属于长期从事,故排除;C项第一个第二个关键信息都不满足,故排除,答案选D。
72. A【解析】直觉营销的关键信息是“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相互作用的”,而A向试驾明显不属于广告媒体,故A不符合。
73. C【解析】定义中的关键信息“既和自己地位相近但又不完全等同的人或群体作比较”,A项新人与老同志本身地位不相近,排除;B项老总与退休后的王某,都是一个人,不是跟他人比较,排除;D项衣服文具都一样,不符合“又不完全等同的人”这一条件,故排除。
74. D【解析】正常菌群的关键信息是“有益无害”,而D项中的阿米巴菌是能引起痢疾的,故不属于正常菌群,故选D。
75. D【解析】定义关键词有“教师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信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辅导或对实验总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A选项是安排的课后作业,故排除,B选项是课前预习且“在课堂讲授后”不符合定义要求,排除,C选项是老师对实验进行点评计分,不属于提供帮助,故排除。选D选项。
76. B【解析】定义要点有“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规模效应不是关键因素”、“产品趋向个性化”。A选项属于追求规模效应,故排除,C选项属于产品组装,而非产品生产,故排除,D选项体现的是对环境的保护,未体现产品的个性化,故排除。选B选项。
77. A【解析】定义要点“喜欢逗留在区域的边缘”。A选项是在人少地方站立,但人少的地方不等同于“边缘”故属于定义。BCD选项中“靠窗”、“靠边”、“周边的花圃”均是一个区域的边缘地带,故属于定义。
78. D【解析】定义要点“强迫性的”、“表现为过度购物、看电视、上网、强迫性频繁查看电子邮件”、“获得暂时满足与快感,但是事后可能后悔,却深陷其中”。D选项属于酒精成瘾,故不符合定义。
79. B【解析】定义要点“社会环境的影响”、“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参加社会生活”,B选项小乙加强身体锻炼,个子长高,没有体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不属于定义。
80. A【解析】本题关键词在从事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同的劳动时,要对某些职业支付较高的工资,A选项高工资是用来补偿采煤的枯燥和危险性,及煤矿工人所面临的长期健康问题每个工作都会消耗体力与脑力,不是弥补不同职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