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8.9.29)(2)
46. 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式,文段的前两句话论述了历代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早已看清权力私有的危害,具有醒世作用,但是不能融入到法律层面的刚性力量之中,只能转变为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文段最后一句总结前文(标志词是“因此”),解释了“咏史”诗作大量诞生的原因。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47. B[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通过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可知,重点内容出现在最后部分,前文起到解释作用,解释了豆浆价格高于牛奶的原因。B项为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所以本题选B。A、D很容易排除,C项“根本原因”表述不对。
48. 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通过对原文内容概括可知,文段通过对伊顿预言得以验证的事实来说明国民创造能力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项为引申最合理的一项。所以选择C选项。
49. A[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通过对前文分析可知,两个“如果”构成递进关系,前一个“致癌”的言论已经“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继而指出“跟现代技术有关”,应该是“更”怎么样;再结合语义及消费者的心理,人们已经对现代食物的品质产生了质疑,如果有人指出深层次的原因,自然会得到公众认同。由此看来A项最符合全文的语境。
50. 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首先文段设下的环境即为“信息时代”,提出“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接着详细论述了信息在企业运行各环节中是怎么发生作用的,所以可以推出其意图是强调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题选D。A、B、C项均没有突出“信息”这一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