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面试 > 2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结构化面试技巧之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2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结构化面试技巧之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2018-10-22 11:12      文章来源: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

  很多同学在面试备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能写出来,为什么我讲不出来?这里,福建华图必须告诉大家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说话清楚和写文章清楚不是一回事。写文章可以经过反复推敲,可是话说出口就是说出口,没有第二遍;并且,很多行文逻辑严谨、用词规范却晦涩难懂的文章,光阅读一遍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若是直接朗读给听众,听众更是不知所云。这里不妨我们做个小实验,请你找个听众,在他面前朗读这一段文字,读完后问问他有没有听懂:

  智慧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学。由于我们所探求的是这种科学,就须解决这样的问题:关于什么原因、什么本原的科学才是智慧。如若有人接受我们对智慧所作的判断,事情也许会由此变得更明显些。首先我们主张,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尽可能地通晓一切,且不是就个别而言的知识;其次,有智慧的人还要能够知道那些困难的,不易为人所知的事情(感觉是人皆尽有的,从而是容易的,算不得智慧)。在全部科学中,那更善于确切地传授各种原因的人,有更大的智慧。在各门科学中,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的科学比那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是智慧。(节选自《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我想当你朗读完这段文字,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做一道“求对方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的数学题了。而当我们结合上下文并理解,其实该段文字主要表述的是作者对智慧的一些看法,具体涉及“智慧是什么”“智慧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有智慧的人所具备的特征”这三部分内容。通过刚才的小实验,也验证出“听”与“读”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证我们清晰、准确的传达信息呢?

  技巧一:关键信息要多角度重复

  说话与写文章最大的区别是,一段话说完,现场听众不能倒回去重新听。因此在关键信息的表达上不能出现“一遍过”的情况,应该对关键信息进行多角度的重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工作中领导和我们敲定一个具体的会议时间,“九点差一刻开会”,下属可能只听见了“九点”和“一刻”,所以这时候我们的领导会再重复一遍,“也就是八点四十五”。这样的表述,便是换角度的重复,即把关键信息进行多角度的重复。又比如,面对一道关于对某句话的理解这类面试题的时候(即综合分析观点类题型),当你给出自己的论点并进行了一番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后,很可能会出现考官不知道我们起初给出的论点是什么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论证过程中不断重复强调自己的论点,最后还需要进行总结。请注意,这里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你必须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述,也就是多角度重复。

  技巧二:难懂的内容主动留空白

  很多同学在面试备考练习答题的时候,会有很多类似“额······”“嗯······”“这样一个······”等语气赘词,在面试考场,这些情况应该主动避免,因为此类无效的信息表达会妨碍考官的信息获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答题者脑子转的比考官慢,其在组织语言时涉及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为了使整段发言不停顿而只能用些赘词硬塞进去。

  上述情况我们将其定义为“被动性地留空白”,而与之对应的是“主动性地留空白”,即答题者脑子转的比考官快,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让考官思考一段时间,等考官明白我们所表达的信息再继续陈述。口语传播学认为,一段发言中,发言者必须留给听众足够的反应时间。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学生年代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授课中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当说完一段较长的话后会有个口头禅——“对不对”。其实有什么对不对的呢?老师当然知道自己所讲解的知识点是对的。而老师这么做,正是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老师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是啥意思。待老师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流露出困惑的表情,老师会继续解释。而“对不对”这一赘词的使用,并没有给老师的讲解带来任何负效应,反而通过正确使用赘词让学生能够有反应的时间,从而跟着老师的授课节奏,让信息实现有效的传递。

  所以正确使用赘词好处多多,除了让听者能够跟上发言者的思维,同时也给发言者自己留下对新话题内容的思考时间,一石二鸟。因此大家在面试考场上可以使用这样的技巧。另外提醒一点,每个人习惯用的主动性赘词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用“对不对”,有的人喜欢用“懂了吧”,用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

  技巧三:避免啰嗦,先讲中心句

  在面试现场,任何一位面试考官都希望考生能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但在展开论证时部分同学论述过于清楚具体且欠缺条理,难免会让考官产生啰嗦的感觉。那么怎么把众多的信息整理清楚从而让听众一目了然呢?其实我们可以将本来要说的长句处理为多个短句,一堆短句里面的中心句要最先说。举个例子,当看到同事买了一部iPhone X,有人肯定会边把玩边这样问:“iPhone X真不错,刚出的是不是很贵?”如果被问的是个忠实苹果粉,可能就会打开话闸,开始滔滔不绝:

  “对啊!这手机可是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呐,我手上这一款是256GB版本的,售价9688元啊~我买手机你千万不要告诉我老公啊,不然听到我换了新手机,他会逼我吃土的!”

  这段话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iPhone X花了9688元,这是说价格;其次,用“256GB版本”“两个月工资”“老公知道会逼我吃土”来描述手机到底贵不贵的问题。中心句自然是关于价格的,其他解释“有多贵”的语句可以放后面,现在我们重新组织语言:

  “你问贵不贵?当然贵啦,9688元,256GB版本,花了我两个月工资,千万别让我老公知道,否则会逼我吃土的!”

  经过对信息的梳理和语言组织,听起来是不是显得精炼很多?因此,同学们在练习答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练习,答题的时候可以按照类似下面的句型:

  我认为是这样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其二······其三······

  建议大家选择在固定的时间训练自己筛选内容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逼自己把话说精炼,使自己养成长话短说的好习惯,从而慢慢克服啰嗦的毛病。

  提供的以上三种技巧需要大家多练习、多体会,并结合华图针对面试各模块题型所给出的具体答题思路融会贯通,就一定能让自己在面试考场中清晰的表达观点。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热点:小米就校招风波道歉 下一篇: 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备考:三项注意展示自己的风度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