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公基:传统文化中的“一老一小”
2019-10-14 17:57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一年一度重阳佳节在国庆假期收尾的时候来临,敬老、爱老的话题又被提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老人、父母的尊敬是发自血液和灵魂的。而相应的,对于孩子的呵护也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今天,小编就要梳理下,我们传统文化中,与“一老一小”相关的考点。
考点1:年龄与代称
年龄称谓在古代是颇有讲究的,直接说“几岁”,着实有点low,不具美感,因此,有多种多样称呼年龄的词语,也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那么,今天再来复习一下:
| 时期 | 年龄 | 称谓 | 解释 |
| 婴儿期 | 0岁 | 初度 | 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 |
| 赤子 | 初生的婴儿。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 ||
| 0-1岁 | 襁褓 | 不满周岁的婴儿。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 |
| 幼儿期 | 2-3岁 | 孩提 | 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
| 儿童期 | 3-6岁 | 垂髫之年 | 指儿童,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诗句描述“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
| 少年期 | 7-14岁 | 髫(tiáo)年 | 女孩七岁。 |
| 始龀(chèn) | 男孩八岁。 | ||
| 龆(tiáo)年 | |||
| 幼学 | 十岁,时始可学也。 | ||
| 总角 | 八九岁到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 ||
| 黄口 | 十岁以下,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 ||
| 金钗之年 | 女孩十二岁。 | ||
| 豆蔻年华 | 女子十三四岁。 | ||
| 舞勺之年 | 男孩子13-15岁,勺是一种乐舞。 | ||
| 成童期 | 15岁 | 志学之年 | 男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
| 及笄(jī) | 女子十五岁,表示成年。 | ||
| 束发 | 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 | ||
| 16岁 | 二八 | 十六岁,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 |
| 碧玉年华 | 女子十六岁。 | ||
| 成年期 | 20岁 | 加冠/弱冠 | 二十岁,男子成年。 |
| 桃李年华 | 女子二十岁。 | ||
| 24岁 | 花信年华 | 女子二十四岁。 | |
| 30岁 | 而立之年 | 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 |
| 始室 | (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 ||
| 40岁 | 不惑 | 四十而不惑。 | |
| 50岁 | 知命 | 五十而知天命。 | |
| 54岁 | 六九年 | 六九五十四。 | |
| 老年期 | 60岁 | 耳顺 | 六十而耳顺。 |
| 花甲 | 即一甲子,因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 | ||
| 60岁以上 | 耆老 |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 |
| 61岁 | 还历寿 | 60年为一轮,61岁是新一轮重新起算的年龄,故称“还历” | |
| 70岁 | 从心之年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
| 古稀之年 | 人生七十古来稀 | ||
| 77岁 | 喜寿 | “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 | |
| 80岁 | 耋(dié) | 八十曰耋 | |
| 88岁 | 米寿 | 八十八岁雅称,米字拆开,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以读作八十八 | |
| 90岁 | 耄(mào) | 八十、九十岁。 | |
| 鲐(tái)背之年 | 九十岁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 ||
| 99岁 | 白寿 | “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字,百去一为九十九。 | |
| 100岁 | 期颐之年 | 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称百岁为“期颐”。 | |
| 108岁 | 茶寿 | 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 | |
| 100岁以上 | 上寿 | 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