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备考技巧 > 公共基础知识 > 2015石河子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一(12)

2015石河子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一(12)

2015-05-15 10:54      文章来源:互联网

  60.【答案】C

  【解析】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61.【答案】D

  【解析】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62.【答案】B

  【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6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决策。按决策的性质可将决策分为:(1)程序化决策。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复性决策。公共危机管理是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可供遵循,而且决策过程往往表现为新颖、无结构,甚至使人感到似乎没有规律可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执行。行政执行,也称行政实施,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测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总和。行政执行本身包括的主要环节有执行的准备、执行的实施、执行的监控。其中,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是整个行政执行过程的关键,它关系到行政执行能否获得理想的成果,关系到行政决策的目的能否实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学基本常识。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如果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囚徒为了避免同伙出卖自己,为了使自己可能承担的的后果最小,在如此情况下会选择招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都拒不招供,最后无罪释放),B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项。

  6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学基本常识。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ABC三项是上大学期间的费用,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是不上大学可能得到的价值,属于机会成本,故本题选择D项。

  6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决策分类。决策树是对决策局面的一种图解。它是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及各种损益值简明地绘制在一张图表上。用决策树可以使决策问题形象化。ABCD项都是解决决策的方法,题干中强调的是解决风险型决策,只有C最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项。

  6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学基本常识。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20世纪50年代。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职工是“社会人”,即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B项符合题意。经济人是古典管理学派提出的理论,自我实现人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的理论,复杂人假设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沙因提出的,排除ACD项。故本题选择B项。

  6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学基本常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故本题选择A项。

  70.【答案】A

  【解析】行政领导的职责包括科学决策、选才用人、组织协调、有效激励等。其中,组织协调包括目标协调、人员协调、权责协调、财物协调和整体价值观的培养。紧跟时代变革,不断调整落后于时代的行政观念和行政行为,才能实现目标协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71.【答案】A

  【解析】做好一切领导工作的条件和行政领导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修养、求真务实作风、宏观战略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其中,最基本的素质是思想理论修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72.【答案】C

  【解析】公共政策评估是指特定的评估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果、效能及价值所进行的检测、评价和判断。从公共政策运行的实践来看,目前人们比较认同的政策评估标准主要有效果标准、效率标准、效应标准等。政策评估的效果标准主要衡量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各种结果与影响。政策评估的效率标准是衡量政策取得的效果所耗费的政策资源的数量,它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之间的比例。效应标准是以政策实施后对社会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回应影响的大小来评估政策的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73.【答案】A

  【解析】穿针引线比喻从中联系、牵合、拉拢、撮合,穿针引线法运用于行政协调中就是矛盾双方请第三方出面沟通,从而化解矛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74.【答案】B

  【解析】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因此,B项属于行政机关内部监督。A、C、D项监督的主体都不是行政机关本身,因此属于外部监督。

  75.【答案】B

  【解析】行政方法即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等的总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76.【答案】D

  【解析】行政领导方式是指行政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风格和行为。行政领导方式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行为取向划分,行政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以人为中心和以任务为中心两种类型。因此D项正确。

  77.【答案】C

  【解析】指挥性信息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信息。题干中的“以内部文件、公函等形式”显然不属于B项政策法规信息,A、D项明显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8.【答案】A

  【解析】教育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方面所需人才。所以本题选A。

  79.【答案】A

  【解析】BCD也是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但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本题选A。

  8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消费奢侈品使得奢侈品的生产过程真正完成;消费奢侈品带动了奢侈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奢侈品生产的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也叫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社会总产值,也称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制约,既不是由纳税主体按照个人意志自愿缴纳,也不是按照征税主体随意征税,而是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导致国家财政净余额呈负值,可能减弱国家的支付能力,可能引起对其他国家的债务,由于财政赤字,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知识。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基准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常备借贷便利。A项为货币政策,D项不属于货币政策,是商业银行的自主行为。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资源配置、经济利益及其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BC项为财政政策。综上,本题选A。

  8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方面的知识。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资产持有人的收益下降。通货膨胀会使国民经济保持虚假繁荣,会对社会财富分配及国民经济结构造成影响,但其直接弊端是造成资产持有者的收益下降。ACD表述均不准确。因此答案选B。

  8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尼系数知识。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由此可以看出高于0.2,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越不平均,由题干中可知,4者的平均指数是丙>甲>丁>乙,因此(1)(4)的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8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GDP和GNP方面的知识。国民生产总值=该国公民在该国领土上取得的收入+该国的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该国公民在该国领土上取得的收入+本国领土上的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由此,根据前者小于后者的关系,得出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故选项B正确。

  8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经济监管的知识。中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分金融监管职能。但中国银行是商业银行,不具有经济监管职权。故本题选C。

(编辑:姜芃)

上一篇:2015年石河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提分卷二 下一篇: 2015新疆公安机关招聘考试:法律常识练习题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