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热点:阿里巴巴无人商店
【相关背景】
最近,马云的“无人商店”火了。店内无人看守,货品拿起就走,机器自动识别,出门即走即付。对此不少人担心,有“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面对无人超市这类全靠自觉的新事物,市民素质恐怕经不起考验。令人意外的是,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没败给市民素质,却输给了持续高温”。(据昨日《南方都市报》)
【各方言论】
广州日报西早:从现有情况来看,无人超市确实会代替部分人工,不需要那么多营业员了,收银员的工作职能被自助支付替代、补货员被机器自动调取替代、导购员被自动讲解取代。可是,无人超市也并非无人干预,它的正常运转还需要有技术支持人员、安保人员、营运维护人员等等,和普通的超市相比,只不过是需要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同罢了。
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带给人类飞跃式的社会进步。无人超市作为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的产物,代表着全新的零售模式,随着它的逐步完善,相信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方便更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无人超市会抢人饭碗。要知道,电视机诞生时,我们担心广播会消失;机器手臂在工厂生产线上大量运用时,我们担心工人会失业。事实证明,新技术的运用带给我们的不是冲击,而是更方便更高效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人超市才刚刚起步,未来会不会完全替代普通超市还未为人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会带给我们更多元更方便的购物体验。而且,普通超市升级为无人超市,营业员也需要升级自己的知识系统,仅此而已。
南方日报扶青:无人超市能不能成就“新零售”不得而知,令人感慨的是智能技术的一日千里。“技术奇点”理论称,技术发展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大的接近于无限的进步。站在过去10年的时间维度上,不难得出感悟。如从智能手机出现,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很多传统行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10年前还只是“低人工智能”,在打磨、搬运、装配等工厂流水线上偶见,最近几年,“无人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就已纷纷出现,颇有取代人类工作的势头。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曾发起调查:你认为“强人工智能”何时到来?结果有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2040年前达成。虽然无人超市真实付款率目前还不够完美,在配货、导购、物流上尚需人力,但假如它短期内就能做好调整以至遍地开花,至少我是不会意外。相应的,需要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因为每逢这类话题,那个挥之不去的疑问就会再上心头:它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吗?
乐观者认为不必忧虑,因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只会催生出其他职业,如出租车司机取代黄包车司机,假如无人超市取代传统超市,也会催生系统架构、硬件维护、失窃追讨等新职业。况且,物流、配货等环节人力成本低,和机器比起来自有优势。但也有人认为,眼前这一轮技术革命不同以往,很有可能提高失业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就作出类似设想,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劳动力不再重要,垃圾处理可以被机器人所取代,但由于社会安置不下太多人,只好让一部分人保有这份工作。这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也不是全无道理,科技进步取代部分工作已经在发生,越是那些单一化、重复性的工作,越有被取代的可能性。即使因为事物更迭产生新工作,也会存在含金量的高低,一些不能适应变化的人,或者没有足够危机意识的人,大概率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这是个变化空前激烈的时代,不只是零售业,从金融、教育到医疗、出行等各类行业,都在面临互联网的强力冲击。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现,大抵都伴随“失业率”的问号。如何在骤变的时代中抓住机遇,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民时评何鼎鼎:无人超市之所以可能,主要是摸到了技术监管的“钥匙”,这离不开人脸识别、手脉识别、4G网络、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在场,让购物者如入无人之境,却又处处走不出“电子围栏”。比如在亚马逊无人超市,当你拿起架上的货品,APP上购物车里就会相应增加此物,一旦放回,购物车立马自动减去。这种科技感,既能让交易“不闻不问”,又构成了商品价值以外的体验价值。应该说,“无人”并非新概念,街头自动贩卖机即是,但无人超市的最大卖点是全新的购物场景,而购物场景的多元化,恰恰被行业人士预言为新消费时代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