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打上了各地不同的环

单选题: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打上了各地不同的环境烙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下列民居形式与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A.四合院——北方民居
B.土楼——福建民居
C.镬耳屋——徽州民居
D.窑洞——陕西民居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镬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徽州民居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也称徽派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宣城,江西婺源。C项对应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四合院是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B项: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筑。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土楼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
D项: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1/1111/402997.html
更多国企招考资讯请关注华图:国企考试网

国企招聘公众号:yangqiguoqizhaopin

微信扫一扫加入全国备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