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6000题_易错题·第一章 政治·巩固提升训练二

事业单位相关推荐
易错题·第一章 政治·巩固提升训练二 答案速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CDDCD AADDD 11-15 CCDBC  
二、多项选择题
1-10 AB,ABD BC,BD ABD,ABCD ABD,AC ABCD,ABC
三、判断题
1-6 √×√×√      

一、单项选择题

1. C [解析] A项:“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述的是红军长征到达目的地,取得了胜利,个个都笑逐颜开。A项正确。B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思是应该趁现在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B项正确。C项:“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该诗句出自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清平乐·六盘山》,写于1935年10月。而第一次反围剿发生在1930年11月到1931年1月。C项错误。D项:“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出自毛泽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意思是秋收时的黑云翻涌,人民生活窘迫,霹雳一声工农起义迅猛神速、惊天地。D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2. D [解析] A项: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56—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A项错误。B项:慷慨激昂的革命事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毛泽东带领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项错误。C项: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毛泽东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抗日战争(1931—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这样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最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项错误。D项:“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自在地生活。1925年2月,毛泽东回到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开展农民运动。8月,湖南省长赵恒惕电令湘潭县团防局逮捕毛泽东,他从韶山到了长沙。9月上旬,毛泽东奉命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离开长沙前夕,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面对如诗如画的秋色和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纵笔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慨叹“万类霜天竞自由”,深刻揭示秋景之奥秘,揭示人生之哲理。身处封建军阀割据时代,人们能不奋起去争取自由和解放吗?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意味着从政策上政府给予各种各样的支持与鼓励,同时我们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优势,符合“万类霜天竞自由”所譬喻的情景。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3. D [解析] A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实践的目的”说法有误。A项错误。B项:在《实践论》的写作时期,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确实在党员的思想中盘踞,但只是表象和结果,而不是实质和根本原因。B项错误。C项:在历史中,唯物论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两种不同的形态,这些观点虽然没有真正从实践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但并不是剥削阶级的观点。不能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拼命掩盖历史。C项错误。D项:《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4. C [解析] 题干中诗句的意思为: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体现了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强调的是个人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A项错误。B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描绘的是农民群众傍晚劳作归来的景象。B项错误。C项:“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意思是全国六亿群众都是尧舜一样的伟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起进行革命。与题意相符。D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强调的是英雄个人的作用。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5. D [解析] A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而不是全部形式,A项错误。B项: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B项错误。C、D项: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C项错误,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6. A [解析] A项: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这也是在特殊时期,为了拉拢地主阶级,给予他们收租的权力,但是只能少收,就是减租减息。错误,当选。B、C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改革以前的封建债务”。正确,排除。D项:《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彻底平分土地的基本原则,即“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正确,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7. A [解析] 反对官僚主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的立场之一。毛泽东把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关系视为是朋友关系。A项:“打掉官风,实事求是”体现了批评官僚主义的作风;“必须使人感到人们互相间的关系确实是平等的”体现了批评命令主义的作风。正确,当选;B、C、D项均未体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8. D [解析] 从1935年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地总结和多方面地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项: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毛泽东思想处于萌芽阶段。A项错误,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银色别墅”召开,毛泽东思想处于形成阶段。B项错误,排除。C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思想处于形成阶段。C项错误,排除。D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思想处于成熟阶段。D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9. D [解析]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就注重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1920年,他在一封信中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1927年初,毛泽东同志历时32天、行程700千米,足迹遍及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写下了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因此,选择D选项。

10. D [解析] 项羽和刘邦同是胸怀大志的人物。倘若项羽歼灭秦军主力之后,乘胜以40万兵力消灭刘邦,刘邦就不会有喘息的机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要求学刘邦,不要学项羽。这句诗是将楚汉相争的历史古为今用,要求“将革命进行到底”。因此,选择D选项。

11. C [解析]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选择C选项。

12. C [解析]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于1939年12月,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文章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精辟地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因此,选择C选项。

13. D [解析] 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对自身的错误思想和缺点进行深刻反思,净化思想灵魂、提升党性修养。毛泽东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二十二个文件”,这些文件都是他亲自审定和编辑的。中央党校第一期整风学习中,党校一部的全体学员一遍接着一遍地读文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且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讨论这两种方式,自由组织讨论会、交流会,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在讨论问题。如果有难以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在支部讨论。《解放日报》刊发了很多中央党校党员干部关于精读文件的文章。全体党员干部在认真学习文件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想与党的历史、个人实际情况、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确保批评和自我批评取得扎实效果。因此,选择D选项。

14. B [解析]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和建军根本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坚持思想建党原则,确立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基础,不仅要求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思想上入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党员;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它不仅推动了当时红军的建设和革命战争的发展,而且对后来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选择B选项。

15. C [解析] 客观地说,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1928年至1932年),由于缺乏实践,党内和军内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不太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很低,迷信洋教条,纸上谈兵的多,解决问题的少。正如毛泽东后来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所指出的:“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因此,选择C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解析]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下:(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因此,选择AB选项。

2. ABD [解析] A项:此句出自汉朝王充的《论衡》。原文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更深层的作风问题,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B项: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D项: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因此,选择ABD选项。

3. BC [解析]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因此,选择BC选项。

4. BD [解析] 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问题,毛泽东讲了三次,专门论及了马列主义从来没有专门论及的问题。第二次论“结合”,是在1938年11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A项:《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结合的问题,毛泽东讲了三次,第一次论“结合”,是在《反对本本主义》里。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于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文章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说明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著作中指出,“战争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改造我们的学习》是1941年毛泽东创作的议论文,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结合的问题,毛泽东讲了三次,第三次论“结合”,以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是毛泽东于1938年11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文章阐述了统一战线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著作中提出,“把让步看作纯消极的东西,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许可的”。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D选项。

5. ABD [解析] A、B、D项:毛泽东对待“挨骂”的态度和思想启示我们: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质疑,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要有的定力;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就不怕挨骂;要始终以辩证和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非议,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壮大自己。可见,A、B、D项正确。C项:面对国际社会的一些责骂,我们也应适时出击,在争取话语权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面对国际社会的一些责骂无需理会”表述错误。C项错误。因此,选择ABD选项。

6. ABCD [解析] A项: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A项正确。B、C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术语,成为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B、C项正确。D项:习近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哲学上来总结,归根到底,是实事求是哲学的伟大胜利。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

7. ABD [解析] A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A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在1949年6月30日,文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回答了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思想。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C项时间上不符合,排除。D项: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研究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

8. AC [解析]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是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矛盾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思想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因此,选择AC选项。

9. ABCD [解析]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由此可知,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从1956年开始的。A项:1949年,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A项错误。B项:1953年至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该时期处于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对过渡时期的指导。B项错误。C项: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发生在1950年到1953年间,当时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C项错误。D项: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0年至1952年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D项错误。因此,选择ABCD选项。

10. ABC [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了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1. √ [解析] “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出自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本本”。因此,本题正确。

2. ×  [解析]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带领剩余力量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总结了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结合题干,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中心完成了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而非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因此,本题错误。

3. √ [解析] 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题干表述正确。因此,本题正确。

4. ×  [解析] 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本题应是共产主义而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因此,本题错误。

5. √ [解析] 1956年3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以积极防御作为我军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是指为了反攻或进攻而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积极防御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把防御和进攻辩证地统一起来,防御中必须有进攻,攻防结合,交替运用;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上的进攻、战略上的持久与战役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内线作战与战役上的外线作战巧妙地结合起来,逐步消灭敌人,夺取战争主动权,彻底歼灭敌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由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决定的。因此,本题正确。

6. √ [解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本题正确。

公众号粉丝专享礼

① 扫码关注【华图事业单位考试】微信公众号

② 私信回复【时政周报】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③ 私信回复【公基珍题】领取公基50套历年试题

扫码关注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