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6000题_第五章 人文历史·第二节 历史知识·专项训练一

事业单位相关推荐

第二节 历史知识

专项训练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 。 B项 :靖 难之役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 C项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 D项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 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入蜀 ,在这里写出了“三吏三别”等名篇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C[解析]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 、小安的列斯群岛 ,全世界的热带 、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 一般认为 ,红薯约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 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 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 而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美食家 。 故 C项“苏轼晚餐吃红薯玉米粥”说法错误 , 但与题意相符 , 当选 。 因此 , 选择 C选项。

3.A[解析]昆阳之战发生于两汉相交之际的公元 23年 ,是绿林军偏将刘秀突围求援 , 以万余兵力与王莽大军进行交战并大获全胜的历史事件 。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决战 ,是名副其实的一 战定天下 ,决定了之后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 。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称赞刘秀的这一 战役时说:“一 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 因此 ,选择 A选项。

4.B[解析]A项:“越王勾践破吴归 , 义士还乡尽锦衣”出 自李白的《越中览古》,意思是说“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 ,战士们都衣锦还乡”,描述了春秋时期勾践灭吴的历史事件 。 B项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出 自毛泽东同志于 1949年 4月所写的七律诗 ,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 C项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出自明末抗清名将金声所作对联 ,描述了秦 末起义中项羽破秦军的历史事件 。 D项:“靖康耻 ,犹未雪”出自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 ,仍然没有报仇雪恨 。 靖康之耻是指北宋末年金朝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 、钦二帝 ,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 因此 ,选择 B选项。

5.D[解析]A项 :灵渠 ,古称秦凿渠 ,沟通了湘江 、漓江 , 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 ,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统一领土 , 而不是灌溉田地 ,消除水患 。 A项错误 。 B项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并未被彻底废弃。

B项错误 。 C项 :郑国渠 ,于公元前 246年 ( 战国时期 ) , 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 。 题干“春秋时期”说法错误 。 C项错误 。 D项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 ,是世界上里程最长 、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 ,大幅度扩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 、防洪和排涝等多种作用 , 目前仍在使用 。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D选项。

6.D[解析]汉武帝时代 , 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 ,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 。 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 、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 ,给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强盛时期 。 因 此 ,选择 D选项。

7.B[解析]关于明城墙的黏合剂材料 ,南京民间一直有“朱元璋使用石灰 、糯米汁和桐油筑城”的说法 。 2019年 ,在全球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的中英双语纪录片《中国城墙故事》,用了一整集的篇幅 ,通过史料研究和科学检测证实了民间传说的可信性 :南京城墙使用的黏合剂材料 ,就是胶凝性能堪比现代水泥的糯米灰浆 。 B项正 确。 因此 ,选择 B选项。

8.C[解析]A项 :西安 ,古称长安 、镐京 ,是陕西省省会 。 B项 :南京 ,古称金陵 、建康 ,江苏省省会 。 C项: 安阳 , 古称殷 、邺城等 , 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 安邑 ,是夏朝都城之一 ,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两者不是同一个地方 ,C项当选 。 D项 :杭州 ,古称临安 、钱塘 ,是浙江省省会 。 因此 ,选择 C选项。

9.A[解析]A项: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 , 汉文帝 、汉景帝推崇黄老之术 , 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 ,产生了被古代历史学家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 B项:“推恩令”为汉武帝推行的削弱地方藩国的政策 。 C项 :“禁止残害奴婢”是汉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国颁布的有利于奴婢的政令 。 D项 :“焚书坑儒”属于秦始皇时期加强思想专制的政策 。 因此 ,选择 A选项。

10.C[解析]A项 :井田制出现于商朝 ,西周时发展成熟 。 B项 :九品中正制创 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 C项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 D项 :郡县制在秦朝正式提出 。 因此,选择 C选项。

11.D[解析]1582年 , 意大利人利玛窦到中国传教 , 带来了 15卷本的《原本》。 1600年 , 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后 ,便经常来往 。 1607年 ,他们把该书的前 6卷平面几何部分合译成中文,并改名为《几何原本》。 后 9卷是 1857年由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译完。 因此 ,选择 D选项。

12.C[解析]A项 :秦始皇时 , 日本和高丽均尚未建立;B项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也”是大将军霍去病的名言;D项 :在我国古代 ,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 , 给他另起的称号 ,为谥号 ,“献帝”即为谥号 ,曹操不可能在汉献帝刘协还在世时就称其为“献帝”。 因此 ,选择 C选项。

13.D[解析]A、B项 :元朝时始设立行省制度 ,称省为“行中书省”。 行省制 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它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 A、B项正确 。 C项: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 C项正确 。 D项: 1376年 , 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 ,设立布政司 、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 ,分管地方的行政 、军政和监察事务 ,合称“三司”。 D项错误 , 因此 ,选择 D选项。

14.C[解析]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 在“富国”方面 ,颁布了青苗法 、募役 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在“强兵”方面 ,推行保甲法和将兵 法等 。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时期张居正为缓和阶级矛盾 , 以纳银代役和赋役征银的方式改革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 因此 ,选择 C选项。

15.C[解析]A项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 。 汉代在秦朝之后 ,A项错误 。 B项 :市舶使是官名 ,唐玄宗开元二年 ( 714年) 设置 。 唐朝在西汉之后 ,B项错误 。 C项: 中国白瓷又称“中国白”。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 。 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 ,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 ,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 ,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 ,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 。 C项正确 。 D项:《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 ( 1790年) 起 ,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 、四喜 、春台 、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同时接受了昆曲 、秦腔的部分剧目 、曲调和表演方法 ,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通过不断的交流 、融合 ,最终形成京剧。《白蛇 传》的京剧不可能在明代演出 。 D项错误 。 因此 ,选择 C选项。

16.A[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A项说法错误 。 因此 ,选择 A选项。

17.D[解析]A项 :李靖 , 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 安史之乱发生于公 元 755年 ,结束于公元 763年 。 李靖不可能平定安史之乱 。 A项错误 。 B项:《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 ,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 (汉朝) 。 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天文学家。《九章算术》 的作者不可能和祖冲之讨论问题 。B项错误 。 叶天士,( 1666年 ,一说 1667年— 1745年) 清代著名医学家 ,“温病四大家”之一 。 龚自珍 ,清代思想家 、诗人 、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因此 ,叶天士不可能给龚自珍看病 。 C项错误 。 宋徽宗赵佶 ,号宣和主人 ,宋朝第八位皇帝。《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年间由名家张择端所画 , 画成时间为公元 1104年左右 。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 ,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 。 宋徽宗因 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 因此 ,选择 D选项。

18.C[解析]“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是唐朝诗人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 的名句 , 当时恰逢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 , 即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时期 ,此诗作 于公元 755年 。 A项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初唐 (公元 626年) 。 B项 :永贞革新发生在

中唐晚期 ,永贞元年为公元 805年 。 C项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于公元 755年爆发 。 D项 :黄巢起义是晚唐时期发生的一 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于公元 878年至公元 884年 。 因此 ,选择 C选项。

19.A[解析]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 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 。 因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得到幸福 ,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所以佛教很快受到提倡和扶植 。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因此 ,选择 A选项。

20.C[解析]文成公主进藏是指唐朝贞观年间 ,文成公主入藏 ,嫁给吐蕃赞普松 赞干布 。 文成公主带去许多工艺品 、谷物 、菜籽 、药材 、茶叶及历法 、生产技术的各种书籍 ,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 因此 ,选择 C选项。

21.D[解析]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 、秘鲁一带 ,大约在公元 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早期 ,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 ,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 。 在北宋时期 (公元 960年— 1127年) 民众的餐桌上不可能出现花生 。 D项当选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2.D[解析]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选拔人才 ,就是以应策取士 。 进士科的创立 ,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 在唐朝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唐太宗扩充了学院的规模 ,扩建学舍 ,增加学员; 武则天增加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3.D[解析]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长安 (今西安) ,连接亚洲 、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它跨越陇山山脉 ,穿过河西走廊 ,通过玉门关和阳关 ,抵达新疆 ,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 、西亚和北非 ,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 当时美洲还未被发现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4.C[解析]丞相 , 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 , 即百官之长。 洪武十三年 , 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扰政为名 ,杀丞相胡惟庸 ,废丞相 ,使六部直隶于皇帝 。 废除宰相制后 ,相权被分于六部 , 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 。 明成祖朱棣时期,正式设立内阁 。 因此 ,选择 C选项。

25.D[解析]光武中兴是指东汉初期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出现的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 、人口增长的局面 。 汉武盛世是西汉的全盛时期 ,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6.B[解析]A项 :9世纪中期 ,吐蕃与唐朝会盟 ,盟约云:“患难相恤 ,暴掠不作”。 B项 :西汉的文帝 、景帝在位期间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C项 :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 治较为清明 , 国家强盛 , 经济空前繁荣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史称 “开元盛世”。 D项: 战国时期 ,各学派由于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 ,选择 B选项。

27.D[解析]A项 :灭掉蜀国的是魏国 ,而非西晋 ,排除 。 B项 :南朝中的梁晚于齐 ,排除 。 C项 :后唐建都于洛阳 ,而非开封 ,排除 。 因此 ,选择 D选项。

28.D[解析]为了更好地管理新疆地区 ,清朝设置的机构是伊犁将军 。 伊犁将军,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 正一 品武官 。 伊犁将军辖境东到哈密和巴里坤 、西到葱岭和楚河 、塔拉斯河流域 ,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 ,南到昆仑山 。 D项符合题意。 因此 ,选择 D选项。

29.A[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在公元前 776年 9月 6日 (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 日 ),此记录来自《诗经 ·小雅 · 十月之交》:“十月之交 ,朔月 辛卯 , 日有食之。”因此 ,选择 A选项。

30.C[解析]A项:“致良知”是明朝思想大家王阳明“心学”理论中的核心理念。 B项:《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 C项:《四库全书》 是在清代乾隆皇帝的主持下 , 由纪昀等人编撰而成 ,不可能发生在明朝 , 当选 。 D项:《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 。 A、B、D三项的情形都能够在明朝发生 ,因此,选择 C选项。

31.D[解析]A项 :钱监是宋代官署名 ,是政府设置的铸币机构 ,A项正确 。 B项:自由铸币作为西汉前期货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 曾两度实行 ,正确 。 C项 :瘦金体为宋徽宗所创 ,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 ,唐代以前的货币文字不可能采用,正确 。 D项 :少数民族政权铸币虽深受汉民族铸币影响 ,铸币文字会采用汉文 ,但也有 龟兹文 、契丹文 、西夏文 、蒙古文 、满文等文字 ,D项错误 。 因此 ,选择 D选项。

32.C[解析]A项 :在近代提倡和推广坎儿井最有力和最有成效的人是林则徐,A项正确 。 B项: 芍陂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 B项正确 。 C项:《钱塘湖石记》为白居易于长庆四年(824年)三月十日作 ,是其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的修治西湖水利以灌田 、通漕的文告 ,C项错误 , 当选 。 D项 :西门豹 , 战国时期魏国人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 ,公元前 422年 ,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令,邺为魏国要地,临漳水 ,常有水灾 ,为防治水患 ,西门豹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 ,取缔了“河伯娶妇”等迷信活动 ,并“发民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D项正确 。 因此 ,选 择C选项。

33.D[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项说法错误 。 因此 ,选择 D选项。

34.B[解析]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 ,是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 。 A、C、 D三项表述均正确 。 因此 ,选择 B选项。

35.B[解析]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 , 即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和后周 。 五代按时间排序为梁唐晋汉周 。 因此 ,选择 B选项。

36.C[解析]《本草纲目》 是明朝李时珍编纂的 ,不可能出现在南宋 。 因此,选择C选项。

37.C[解析]李悝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 ,任用李悝为相 ,进行变法改革 。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是中国变法之始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等 , 无 一 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 因 此 , 选 择 C选项。

38.A[解析]东汉时期 ,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 ,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A项说法错误 。 因此 ,选择 A选项。

39.D[解析]周朝分为 “西周”与 “东周”, 西周始于武王 , 终于幽王 ,共 12王 。 D项表述错误 , 因此 ,选择 D选项。

40.C[解析]A、B项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税 ,距 今 2600多年 ,A、B项排除 。 D项: 明朝实行一条鞭法以后 ,将赋归于地 ,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 由政府雇人代役 ,全部简并为一体 。 D项排除 。 C项 :唐朝的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C项当选。 因此 ,选择 C选项。

41.D[解析]A项 :北京人是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 B项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C项: 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原始人; D项 :半坡人会种植粟 ,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 。 因此 ,选择 D选项。

42.A[解析]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收税制度; 两税法是唐德宗在位期间推行的征收铜钱为主 、一年两次的征税制度;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分别是明朝 和清朝的税收制度 。 因此 ,选择 A选项。

43.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商业新城市”有中山 、临淄 、邯郸 、安邑 、洛阳 、咸阳 、大梁 、郢等 。 战国时期的商业中心有很多 ,④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应排 除。 因此 ,选择 A选项。

44.B[解析]唐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 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因此 ,选择 B选项。

45.C[解析]A项 :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对军功的奖励制度进行改革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高低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 B项: 王安石变法中的置将法 ,对军队进行了整顿 ,挑选有本事的人充任将官 ,并加强训练 。 C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涉及军事方面 的 ,孝文帝主要进行了鲜卑旧俗的改革 ,实行汉化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 D项: 张居正改革是在明朝万历时期 ,张居正在军事上起用戚继光 、李成梁等一批名将 ,加强边防 ,积极练兵 。 因此 ,选择 C选项。

46.B[解析]明中期以后 ,在江南一些地区逐渐出现了以丝织为业的“机户”,机户出资开设机房 ,雇用机工进行生产 ,这种“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意味着我国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至清代 ,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分工更为细密 。 因此 ,选择 B选项。

47.D[解析]对于武则天 ,从唐代开始 ,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角度也各不相 同。 到了南宋期间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 。 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 ,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 ,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 , 臣民之所共怨”。 因此 ,选择 D选项。

48.B[解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 隋 炀帝时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 ,增加考试科 目 , 以进士 、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 年间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后成定制 。 因此 ,选择 B选项。

49.A[解析]公元前 60年 ,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 ,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 。1955年 10月 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 。 因此 ,选择 A选项。

50.A[解析]《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 ,她发明了养蚕 ,被称为“嫘祖始蚕”。 因此 ,选择 A选项。

51.D[解析]A项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B项: 焚书坑儒属 于秦朝时期;C项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属于西汉时期; D项: 文字狱属于清朝时期。因此 ,选择 D选项。

52.D[解析]A、B、C三项均属十国之列 ,后汉是五代之一 。 五代 :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 、后周 。 十国 :前蜀 、后蜀 、南吴 、南唐 、吴越 、闽国 、南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 因此 ,选择 D选项。

53.B[解析]“徙木立信”说的是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民众的信任 ,就在城门处说只要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予五十金 ,最后有人照办 ,商鞅就兑现诺言的故事 。 因此 ,选择 B选项。

54.A[解析]B项 :邗沟为京杭大运河前身。 C、D项 :颍水是淮河支流 ,济水曾是黄河故道 ,都是天然河流 。 因此 ,选择 A选项。

55.B[解析]A项 :建立郡县制的是秦朝 。 B项 :元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 阔疆域的管辖 ,在中央设中书省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 C项: 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 制 ,且这项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 。 D项 :清朝设军机处 ,标志着其封建中央集权 发展到顶点 。 因此 ,选择 B选项。

56.B[解析]殷墟 ,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 现为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 。 20世纪初 ,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 ,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 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 、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 由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 因此,选择 B选项。

57.C[解析]A项: 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 B项: 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时期 ;C项 :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时期;D项 :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 。 由此可知 ,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 。 因此 ,选择 C选项。

58.D[解析]筒车是隋唐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其他三项都是两汉时期的生产工具 。 耦犁是一种耕作工具 ,翻车是一种灌溉工具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 。 因此 ,选择D选项。

59.C[解析]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 , 吐蕃是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 。 所以 C项应为 “使纺织 、造纸 、酿酒等工艺传入吐蕃”, 而非 “突厥”。因此,选择 C选项。

60.D[解析]洛阳白马寺 , 中国第一古刹 。 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 12千米处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 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 因此 ,选择 D选项。

61.A[解析] 长平之战 ,是公元前 260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 (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 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 赵军最终战败 , 秦军获胜进占长平 ,并且坑杀赵国 40万降兵 。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 、规模最大 、最彻底的围 歼战 。 因此 ,选择 A选项。

62.D[解析]A项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 ,而西红柿是在明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 ,A项的情形不可能发生 。 B项:《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所作 ,生于东汉的 孔融是无法读到的 ,B项的情形不可能发生 。 C项 :琵琶大约在秦朝出现 ,而孔子是春 秋战国人 ,C项的情形也不可能发生 。 D项 :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 ,统一 了“毛笔”的称呼 。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 ,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 ,两汉时期最盛 ,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 ,所以 D项的情形是可能发生的 。 因此,选择D选项。

63.A[解析]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 ,是公元 383年 ,东晋谢安与前秦苻坚之间的一场战争 。 因此 ,选择 A选项。

64.A[解析]清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 、乡试 、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 。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 明 、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 ,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举行 ,凡本省生员与监生 、荫生、官生 、贡生 , 经科考 、岁科 、录遗合格者 , 均可应试 。乡试举办地点为省城并非州府 。 A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 当选 。 因此 ,选择 A选项。

65.D[解析]A项: 圆明园始建于 1709年 ,在 1860年遭英法联军洗劫 ,而道光 帝生于 1782年 , 因此道光帝有可能在圆明园批阅奏章 。 B项: 避暑山庄始建于 1703年 ,历经清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 ,耗时 89年建成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即产生于苏州昆 山一带 ,故咸丰帝有可能在避暑山庄观赏昆曲 。 C项 :光绪十四年重建被毁的清漪园, 改称颐和园 ,作为消夏游乐地 ,故光绪帝有可能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 。 D项: 1879年即清光绪五年 , 日本兼并琉球 ,设置冲绳县 ,琉球不复存在 。 而宣统帝于 1909年登基 ,不可能在紫禁城接见琉球使臣 。 因此 ,选择 D选项。

66.C[解析]A项 :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 · 内篇杂下》,是发生在晏子 ( 即晏楚) 出使楚国时的一个故事 ,正确 。 B项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 ,后将他迁到北海 (今贝加尔湖) 边牧羊 ,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的故事 ,正确 。 C项:《汉书》,又称《前汉书》, 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 ,错误 。D项: 张骞是出使西域 , 而鉴真是东渡 , 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 正确 。 因此,选择 C选项。

67.B[解析]A项 :三国时期 ,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 、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 、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 B项 :公元 1661年 ,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 ,并不是英国殖民者 , 当选 。 C项: 1684年清政府成立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D项: 1945年 8月 15日 ,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 同年 9月 2日 ,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 因此 ,选择 B选项。

68.B[解析]A项: 白起和李靖都是著名的军事家 ,A项正确 。 B项 :桑弘羊是西汉政治家 、财政大臣;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 ,代表作为《水经注》,B项错误 。 C项 :张衡和郭守敬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C项正确 。 D项:吴道子和顾恺之都是画家,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 B选项。

69.B[解析]土豆 (马铃薯) 相传是明朝中期通过新航路传入我国的 (具体时间没有明确的定论) 。 地瓜又称“甘薯”“番薯”“红薯”, 明代万历年间 ,番薯从菲律宾传入中国 ,所以土豆和地瓜在汉代时期都无法吃到。 因此 ,选择 B选项。

70.D[解析]花椒原产地是中国 ,胡椒是西汉传入中国 ,辣椒 、西红柿 、玉米是在明朝从美洲传入中国 。 A项 :苏东坡为宋代人 ,不可能吃到明朝传入的辣椒 ,说法错 误 。 B项:唐朝时期 ,西红柿还没传入 ,说法错误 。 C项:《三字经》 为宋代文学作品 ,不可能记载后来明朝传入的玉米 , 说法错误 。 D选项说法正确 。 因此 , 选择 D选项。

71.C[解析]A项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 ,宋朝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 B项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是宋 、金纸币名称之一 ,于北宋初年出 现 。 C项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宋朝并不能出现 , C项当选 。 D项 :枢密院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 ,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 ,宋设枢密院 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 ,号称“二府”。 参知政事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宋仁宗 、宋神宗时期 ,参知政事的职权达到了顶峰 ,位同宰相 。 因此 ,选择 C选项。

72.D[解析]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一起构成了夏 、商 、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盛行于秦汉 。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 。 故并不是夏 、商 、周时期的重要制度 。 因此 ,选择 D选项。

73.B[解析]A项: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 B项: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C项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 D项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皇太极 (需要注意 :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 ,皇太极时 ,改国号为清 , 因此 ,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 但此时清军还未入关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 因此 ,选择 B选项。

74.A[解析]A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 ,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 A项错误 。 B项 :唐三彩中的“三彩”是多彩的意思 ,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 以黄 、绿 、青为基本釉色 。B项正确 。 C项: 宋代五大名窑主要是汝 、官 、哥 、钧 、定窑 , C项正确 。 D项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持续时间为距今约 7000年至5000年 ,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 ,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 也称彩陶文化 。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 A选项。

75.C[解析]晁衡 , 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 ,又名朝衡 , 日文名阿倍仲麻吕。开元五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 , 同行有玄昉 、吉备真备等 。 因此 ,选择 C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AD[解析]A项 :周朝通过建立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要求贵族在 衣 、食 、住 、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 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 A项正 确 。 B项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 B项排除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用人制度 。 C项排除 。 D项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 带 ,与国家制度相结合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与分封制和礼乐制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 。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 AD选项。

2.AC[解析]A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 , 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 。 A项正确 。 B项: 平章省应改为尚书省 。 B项错误 。 C项:官方留下的数据显示天宝十三年 (公元 754年) 全国人户约 962万户 、人口约 5288万口 ,C项正确 。 D项 :赵孟頫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书法家 。 因此 ,选择 AC选项。

3.BCD[解析]公元前 127年 (汉武帝元朔二年)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封号 。 实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 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皇帝权威 ,巩固统一 。 因此 ,选择 BCD选项。

4.ABCD[解析]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1) 废除宰相制度 ,权分六部; ( 2) 地方上废行省 、权分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 ,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 ,管地方监察 、司法;都指挥使司 ,管地方军政) ,相互制约 ,大权统归中央;( 3) 强化特务制度 ,设五军都督府 ,与兵部互相牵制;( 4) 实行“八股取士”,让读书人失去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 ,埋没在四书五经中 ,成为皇帝忠实的奴才 ,有助于中央集权 。 因此, 选择ABCD选项。

5.BCD[解析]A项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唐朝的安史之乱 。 B项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朝宋文帝北伐失败 。 C项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清朝初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 D项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西晋灭吴 。 因此 ,选择 BCD选项。

6.BD[解析]二十四史即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 , 故又称 “正史”。 主要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因此 ,选择 BD选项。

7.AC[解析]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西起长安 ( 即现在的西安) ,主要经过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巴基斯坦 、阿富汗 、伊朗 、伊拉克 、叙利亚 、土耳其 、意大 利 、沙特阿拉伯 、印度 、孟加拉 、尼泊尔等 。 因此 ,选择 AC选项。

8.BC[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 由魏文帝曹丕创立 ,而科举制则起源于隋朝 ,察举制和征辟制是汉朝采用的选官制度 。 因此 ,选择 BC选项。

9.BC[解析]B项: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 开创了 “开皇之治”, B项对应错误 。 C项 :“八王之乱”出现于西晋 ,是司马氏同王姓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 战 。 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 司马乂 、成都王司马颖 、河间王司马颙 、东海王司马越 。 刘濞 ,西汉诸侯王 (吴王) ,曾联合楚 、赵等国发起“七国之乱”,后被汉景帝平定 。 C项对应错误 。 因此 ,选择BC选项。

10.ACD[解析]A项: 南朝梁武帝时期 , 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 ,编纂成文 ,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显然《千字文》 成书晚于三国时期。 A项不符合历史实际 。 C项 :“诸葛”指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生活年代晚于西汉 ,C项不符合历史实际 。 D项 :烟花是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而火药发明于 隋唐时期 ,据相关记载 ,唐玄宗时期 ,烟花才开始问世 ,故商纣王和妲己不可能看到烟 花表演 。 D项不符合历史实际 。 因此 ,选择 ACD选项。

11.ABC[解析]“大包干 ,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 保证国家的 ,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 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D项错误 ,其余选项均正确 。 因此 ,选择 ABC选项。

12.ABD[解析]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 ,东周后期形成了七个强势诸侯国,分别是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称为“战国七雄”。 而其中实力最弱的是秦国,但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增强了政治和军事实力 ,一跃而成为强国 ,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如秦王嬴政的谋略 ,善于用人 ,地理位置优越 ,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等 。 而管仲改革发生在齐国 。 因此 ,选择 ABD选项。

13.ABD[解析]A项 :我国现在看到的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 ,约成书于八九世纪 。 书中说“以硫磺 、雄黄合硝石 ,并密(蜜)烧之”,会发生“焰起 ,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 。 这里的“密”应该是蜂蜜的“蜜”。 蜜加热能变成炭 。 硫磺 、硝石与炭混合 ,这就是火药的配方 。 A项正确 。 B项:《本草纲目》 提到火药能治疮癣 、杀虫 、避湿气以及瘟疫 ,B项正确 。 C项 :唐朝末年 ,火药武器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 期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主要有突火枪 、火箭 、火炮等 。 C项错误 。 D项 :诗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描写的是正月十五放烟花的情景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ABD选项。

14.ABC[解析]公元 618年 , 李渊称帝 , 建立唐朝 。 公元 626年 ,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 。 D项错误 。 其余三项均正确 。 因此 ,选择 ABC选项。

15.BD[解析]A项: 火药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的 , 而非宋末 , A项错误 。 C项 :指南针发明于战国时期 ,而非春秋时期 ,C项错误 。 因此 ,选择 BD选项。

16.BCD[解析]据史书记载 , 远在 2000多年前 , 在汉武帝元封元年 (前 110年) , 中央政府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 、儋耳两郡 。 从此 ,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 ,成 为我国的神圣领土 。 A项排除 。 B、C、D项对应均正确 。 因此 ,选择 BCD项。

17.ABC[解析]历史上的巡视制度注重实地监察 ,具有以下作用:( 1) 强化了对地方官的监督 ,有利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2) 巡视制度起到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控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3) 巡视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 ,做到选贤任能;( 4) 巡视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官权力过分集中 ,保证地方监察机构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 因此 ,选择 ABC选项。

18.ABD[解析]两宋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已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 出现了一些新农具 ,如秧马 , 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推广 。 陶瓷制作更精美 ,采煤技术领先世界 ,造船业在世界首屈一指 。 商业发展 ,城市繁荣 ,北宋时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东京 、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海外贸易兴盛 。 因此,选择 ABD选项。

[拓展]C项:南宋时有棉毯,元朝有棉被,宋元也有棉布,但作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服原料还没有形成,原因是种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 明太祖时鼓励植棉,推广植棉,棉花的种植遍布南北各地。 棉布逐渐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C项错误,排除。

19.BCD[解析]A项 :焚书坑儒发生在秦始皇时期 。 A项排除 。 B项 :安史之乱 ,是指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 , 国力锐减 ,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 B项正确 。 C项: 贞观之治 ,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 ,经济复苏 ,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 C项正确 。 D项: 开元盛世 ,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 D项正确 。 因此 ,选择 BCD选项。

三、判断题

1.√[解析]元谋人距今约 170万年 ,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 因此 ,本题正确。

2. × [解析]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 400年间 ,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 ,后人 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因此 ,本题错误。

3. × [解析]《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 。 因此 ,本题错误。

4.√ [解析]唐太宗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 。 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了政治 、经济和军事权利 。 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 ,巩固西北边防 ,发展中西交通 ,促进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 因此 ,本题正确。

5. × [解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 因此 ,本题错误。

6. × [解析]1206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因此 ,本题错误。

7. × [解析]甘肃省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 。 因此 ,本题错误。

8. × [解析]开元盛世 ,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据传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因此 ,本题错误。

9. × [解析]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秦国开凿的 , 由韩国水工郑国开始主持兴建 ,约10年后完工 。 它西引泾水 、东注洛水 ,灌溉面积号称 4万顷 ,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 春秋战国时期,江汉平原属于楚国的疆域 ,而郑国渠是秦国开凿的 。 因此 ,本题错误。

10.√ [解析]五胡十六国 , 简称十六国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 在此期间 ,南至今淮河 ,北至阴山 ,西至葱岭 ,东至东海 ,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 ,西南至澜沧江以东 ,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 。 在该时期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 , 以匈奴族 、羯族 、鲜卑族 、羌族及氐族为主 ,统称五胡 。 因此 ,本题正确。

11. × [解析]青苗法 ,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公元 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 。 宋代的青苗法在增加政府收 入的同时 ,还兼有抑制民间高利贷 、保护和赈济民户的目的 。 因此 ,本题错误。

12.× [解析]秦半两钱 ,秦代货币 。 铜铸 , 圆形方孔 ,钱径一般为 2.5—2.77厘米 ,重 12铢 ,个别有外郭 , 被平素 , 面文 “半两”二字 。 公元前 221年 , 秦统一 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 因此,本题错误。

13.√ [解析]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 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 ,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 ,长 635万米 。 因此 ,本题正确。

公众号粉丝专享礼

① 扫码关注【华图事业单位考试】微信公众号

② 私信回复【时政周报】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③ 私信回复【公基珍题】领取公基50套历年试题

扫码关注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