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6000题 第三章 经济知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答案速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AADD BCDCB 11-20 CCBAB BDCCD
21-30 BDACC BADCA 31-40 BBDBD CAADA
二、多项选择题
1-10 CD,BC AB,BCD ABD,ABCD ABC,ACD ABC,CD
三、判断题
1-10 √√××× ×√×××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值。题干中不变资本由过去用10件价值很小的工具,变为用一台昂贵的机器;不变资本的价值量增加。可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量,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题干中过去10个工人变为一个工人,可变资本的价值量减少了。B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2. A [解析]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阶段不包括特殊的价值形式。因此,选择A选项。

3. A [解析]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故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因此,选择A选项。

4. D [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D项正确。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而非人类社会的全部过程,因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B项错误。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因此A、C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5. D [解析] 商品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就不是商品。本题中过期的洗化用品没有使用价值,因此不是商品。因此,选择D选项。

6. B [解析]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它们分别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选择B选项。

7. C [解析]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个基本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因此,选择C选项。

8. D [解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相矛盾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则是使用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要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商场售卖的月饼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矛盾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BC项不是商品,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9. C [解析] 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恩格斯对此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而是为他人的消费,即为社会的消费而生产时,它们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的消费。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农民种来自己吃的蔬菜没有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A项错误。过期的牛奶不具有使用价值,故不是商品。B项错误。二手市场上待售的汽车属于劳动产品,且用于交换,并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故是商品。C项正确,小李家中的古董是祖传的,没有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10. B [解析] 商品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是能够满足人需求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否则不可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因此,选择B选项。

11. C [解析]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1年12月21日发行的,该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也可以选择到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再消费。ABD项正确,排除。C项错误,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12. C [解析]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A、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错误,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因此,选择C选项。

13. B [解析]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源于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矛盾运动中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从其职能来看,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因此,选择B选项。

14. A [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由此可知,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看,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因此,选择A选项。

15. B [解析] 法定数字货币,也就是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化形态的法定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在法定地位和功能上与纸币完全相同,其区别就在于其形态是数字化,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式,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1)表述正确。数字货币作为纸币的另一种形式,其本质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其面值是由国家根据市场上的货币流通情况来决定。(4)表述正确,(2)表述错误。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流通和支付,不具有收藏价值,只有贵金属货币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3)表述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16. B [解析] 绿色消费观,就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符合含义的只有B选项“物品重复使用”,属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其他三项都不符合绿色消费观的含义,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17. D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三人生产的衣服价值量一样大。因此,选择D选项。

18. C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问题,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选择C选项。

19. C [解析] “换客”交易方式是一种“物物交换”,属于商品交换,①正确;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而“换客”交易方式显然没有以货币为媒介,②错误;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③错误;“需求决定价值”的理念,说明商品价值的实现会受消费需求和商品使用价值的影响,④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20. D [解析] “菜园子”指的是生产,“菜摊子”指的是交换,“菜篮子”指的是消费,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的环节。因此,选择D选项。

21. B [解析] 资本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由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例。为了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相应数量的劳动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愈高,每个工人所能运用的生产资料数量愈多,反之,运用的生产资料数量愈少。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资本的有机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选择B选项。

22. D [解析] A项: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项正确。B项:新技术的引进有利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若新技术在此领域得到推广,就可能降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原理,可能降低此领域商品的价格。B项正确。C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有可能低于商品的价值,例如市场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C项正确。D项: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但价值的变动不一定引起价格的变动。当货币的价值与商品价值按一定比例同向变动时,价格不一定发生变化。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23. A [解析] 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货币额,也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往往发生背离。名义工资的表面上涨,并非意味着实际工资的上涨,因此,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真实反映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因此,选择A选项。

24. C [解析] 为了用货币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并且为了便于计算,对每个计量单位,还要分成若干等份。这种计量单位及其等份,就是价格标准。货币通过价格标准能准确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我国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基本单位为“元”,它的等份是“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因此,选择C选项。

25. C [解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爆发经济危机。因此,选择C选项。

26. B [解析]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①错误;排除A、C选项。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则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使用价值,则该企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③错误,排除D选项。因此,选择B选项。

27. A [解析]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A牌薯片大礼包89元,B牌薯片大礼包58元”体现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在收银台付了钱”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支付手段,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体现出来的职能;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题干中均无体现。因此,选择A选项。

28. D [解析] 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因此,选择D选项。

29. C [解析] 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其中价值规律是市场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市场流通的特有规律,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因此,选择C选项。

30. A [解析] 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根据股价=票面价值×银行利息率(股息率)可得,一年后甲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价格是32×1000×3.0%(6.0%)=64000(元)。因此,选择A选项。

31. B [解析] 商品的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故A、D项错误,B项正确。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C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32. B [解析] A项: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态,人工智能人才的高薪是基于其劳动的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表述错误,排除;B项:由于市场上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大于供给,导致需求端的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表述正确,当选;C项,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表述错误,排除;D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解决人工智能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的宏观调节,表述错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33. D [解析] 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A项不是等价交换,所以A项错误;商品交换必须使用一般等价物,所以B项错误;商品是通过一定的交换得到的,C项不能确定是自己食用还是出售,不当选;人民币不是商品,但作为收藏品交易的旧版人民币属于商品,因此,选择D选项。

34. B [解析]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一定的必要劳动时间内,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产品又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一定的条件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相对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的剩余价值,实际上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因此,选择B选项。

35. D [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是决定性的环节,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起主导作用;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交换、消费都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前提的。因此,选择D选项。

36. C [解析] 本题中所指“技能”属于商品的范畴,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技能交换”不属于商品流通现象,因为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①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37. A [解析] 供人穿是上衣的用途——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都是一样的。上衣是否起着价值的作用,要看它有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题干中明显未涉及,故B项错误。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题干中强调的是上衣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而非抽象劳动,故C项错误。个人所穿上衣未必一定是社会劳动的结果,也可以是私人劳动的成果,故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38. A [解析] 金银不是不存在任何风险,B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与题干无关;国际市场中不止美元一种结算工具,还有英镑、欧元等,D选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39. D [解析]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选择D选项。

40. A [解析] “50元每股买的甲公司股票,54元卖出”则甲公司的年收益率=4÷50×100%=8%;“单股价格为20元,但是每股有1.2元现金分红”则乙公司的年收益率=1.2÷20×100%=6%;“丙公司则按照每20股送1股进行分红”则丙公司的年收益率=1÷20×100%=5%;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率6%。故年收益最高的为甲公司。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 CD [解析] C项:由于疫情初期,口罩难求,价格上涨,所以吸引了一些企业投入口罩生产中。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C项当选。D项:车企“硬核跨界”说明价格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借助市场之手缓解口罩供求矛盾。D项当选。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 A项: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A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B项表述错误,排除。

2. BC [解析] 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的对称。全称公共物品或劳务。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全社会的人可以共同享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②消费的不排他性。即某个人、家庭或企业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妨碍其他人、家庭或企业同时享用。③受益的不可阻止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因此,选择BC选项。

3. AB [解析]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它又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结合因素。生产要素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数据(信息)和技术。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茶叶、书包为消费品,茶叶市场、书包市场属于商品市场。因此,选择AB选项。

4. BCD [解析]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水平×流通商品总量。因此,选择BCD选项。

5. ABD [解析] AB项: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的生产率不同。题干中不同地段房屋租价差别的原因,按照级差地租理论,在于经营垄断和地理位置不同。A、B项当选。C项:土地所有权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这并不是房租差异的原因。C项排除。D项:从现实情况看,繁华地段和郊区的住宅供求状况不同,这也是影响房屋租价的因素。D项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

6. ABCD [解析] 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成本、商品的供求关系、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垄断和政府的政策。因此,选择ABCD选项。

7. ABC [解析]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是最主要的市场机制。因此,选择ABC选项。

8. ACD [解析] 选项B是市场导向机制的具体表现。其余三项均为供求机制的特征。因此,选择ACD选项。

9. ABC [解析] 人民币的发行量客观上取决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人民币、人民币的面值大小、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必须由掌握着纸币发行权的国家作出决定。然而,每种面值的人民币代表多大的价值(购买力)是国家无法规定也决定不了的。购买力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选择ABC选项。

10. CD [解析] 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后果。因此,C、D项符合题意。A项: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加速了“劳动力成为资本”,这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后果。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货币是流通的最后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项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后果。因此,选择CD选项。

三、判断题

1. √ [解析] 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经营属性是基础属性,管理属性是高级属性。管理属性依赖基础属性的正确性和系统性。因此,本题正确。

2. √ [解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生产是起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消费是终点,同时也是新的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消费的需要,又必须再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这样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如果循环出现堵点和不畅,社会再生产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本题正确。

3. × [解析]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消极后果:(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如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当价值高时加大投资,出现供大于求时出现资源闲置和浪费。(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收入的两极分化。(3)阻碍技术进步。既得利益生产者的积极性会下降或者进行技术封锁和保密,导致技术进步速度放缓。因此,本题错误。

4. × [解析]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具有纸币的发行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发行,而且国家能够决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是国家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因为纸币的购买力与物价水平等因素有关,主要是由市场调节的。因此,本题错误。

5. × [解析]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核心是“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活劳动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指出了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它突出了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说明了一切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彰显了人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题错误。

6. × [解析]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因此,本题错误。

7. √ [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统一体即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因此,本题正确。

8. × [解析]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循环的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所以资本循环并不是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因此,本题错误。

9. × [解析]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个历史阶段。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以商品的形式存在,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成为联结各经济主体的纽带,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平台。因此,本题错误。

10. × [解析] 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此,本题错误。

公众号粉丝专享礼

① 扫码关注【华图事业单位考试】微信公众号

② 私信回复【时政周报】领取时政每周讲义+模拟题

③ 私信回复【公基珍题】领取公基50套历年试题

扫码关注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