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①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意思是对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分类别

3. ①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意思是对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分类别
②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硬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还打出因材施教、鼓励竟争等幌子
③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比如“蛇形分班”和“教师抽签”结合的方法就很受欢迎
④应该说,优质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的,但“公平”二字至少意味着机会均等
⑤所以说,“一碗水端平”并不难,难的是一些人对“有教无类”假装听不懂,他们费尽心机“厚此薄彼”,无非是想在升学率上争个输赢
⑥还有学校在分配老师时尽可能考虑教师的资历职称、业务水准的差异,力求搭配均匀
A. ①②③⑥⑤④
B. ②④①③⑥⑤
C. ②④③①⑤⑥
D. ①②④③⑥⑤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是①句或②句,①句提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 ②句提到“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硬是……”中的“但”,转折了,不适合做首句,而且,从时间顺序上,①句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与C项。
第二步,对比A项与D项,①②已经绑定,③⑥⑤句也已经绑定,主要区别在于④句位置,④句提到“应该说,优质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的,但‘公平’二字至少意味着机会均等”, ③⑥⑤句绑定时,说的是怎么“机会均等”,可见,④句应该是个过渡句,应该在③⑥⑤的前面,而不是后面,排除A项。答案锁定D项。
第三步,验证D项。语义通顺连贯。
因此,选择D选项。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4/0111/494042.html
更多国企招考资讯请关注华图:国企考试网

国企招聘公众号:yangqiguoqizhaopin

微信扫一扫加入全国备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