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首页
微信

华图教育

微信号:huatuv

+ 关注
微博

华图教育

官方认证微博

+ 关注
登录 | 注册
你的位置:首页 > 试题资料 > 笔试真题 >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2009年临沂笔试真题(2)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2009年临沂笔试真题(2)

2012-08-31 17:58      文章来源:山东华图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

    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2,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

    A 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场所    B 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

    C 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 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3,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 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 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4,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 年那次长江大洪水让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遇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错误举措    B .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 .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 .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5,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卜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 .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 .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 .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6,10 年过去了,1997 年泰株大幅贬值诱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带来的痛楚和无奈似乎还。发生在泰国的危机竟然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对泰株汇率的”矫正”迅速为地区金融危机,至今仍让人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记忆犹新 蔓延 扼腕叹息    B .恍如昨日 扩展 谈虎色变

    C .历历在目 演变 心存余悸    D .历久弥新 衍生 不寒而栗

    7,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岗位上的人员,不管其工作内容有多大的 ,均有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我们必须 目标,抓住重点,有所取舍,集中 做属于我们该做的事。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差距 制定 物力    B .差别 明确 精力

    C .区别 实现 财力    D .差异 确定 人力

    8,在这种人才供需状况下,简单地把市场当时 不了的东西弄到某种库房里暂时存放, 它的上市时间,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能把它们在库房里放一辈子。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你得能让这些人在出库时正好避开供大于求的行业,最好还落在供不应求的行业中。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接受 预测 似乎    B .容纳 改变 或许

    C .转化 控制 既然    D .消化 拖延 除非

    9,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钢铁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B.钢铁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C.钢铁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D.钢铁是惟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10,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11,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

    A.自发性和盲目性    B.滞后性和调节性

    C.自发性和滞后性    D.竞争性和调节性

    12,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

    A.前者指各种小粒内部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

    C.二者反映了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D.二者都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13,任何一项政策,它的功能都是通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形式所产生的作用而实现的。作用一般都是相互的。当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发生作用时,必然要受到对方对它的反作用。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B.在执行政策时,应从实际出发

    C.政策是事物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D.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负效应

    14,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关心,政府拨出专款予以扶植,企业慷慨解囊给予支持。对于一个病人,需要输血,需要输氧,但是,病人健康地生活最终还要靠自身的生命力和自身的机能转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高雅艺术正在恢复蓬勃的生机

    B.对于高雅艺术的界定尚不明确

    C.高雅艺术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

    D.高雅艺术的发展还有赖于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15,不少新建、扩建企业没有在投资中按比例安排相应的自有流动资金,有的企业甚至靠挪用流动资金来盲目争上新的项目;历年清产核资中发生的损失也有一部分用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冲减;一些企业甚至挪用资金炒房地产、炒股票等。此外,物价的上涨也吃掉了一部分资金。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盲目争上项目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

    B.在不少企业中存在着自有流动资金紧张的现象

    C.多数企业只能依靠银行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

    D.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数量逐年下降是正常趋势

    16,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就业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社会化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农村在近期尚不具备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条件,不能照搬城乡企业的办法。广大农民仍应坚持家庭养老、邻里互助等好的传统做法,在富裕的地区,根据农民自愿,可以进行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试点。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B.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缺席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应该坚持和发扬农村中那些好的社会保障的传统做法

    17,一般来说,越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越应该由受益的经济组织提供激励;越是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越应该由政府提供激励。这一原则符合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激励应该选择适当的客体

    B.激励应该由适当的主体来承担

    C.政府应该对科技成果提供更多的激励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对科学研究鼓励和支持

    18,储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但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决不是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只有适度的储蓄增长率才容易带来较大的经济增长率。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储蓄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相等

    B.储蓄增长率与最优的经济增长率成反比

    C.储蓄增长速度如果无限度地增长,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D.最大限度的储蓄增长率要求最优的经济增长率与之相适应

    19,婴儿对一点一滴的外部世界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某种“模型”,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某种看法。如果这种模型与外部世界相符合,他们就感到满意;若不是符合,即所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他们就感到不满意。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假如一个婴儿对着他所熟悉的面孔微笑,则说明(  )。

    A.他喜欢这个人

    B.这张面孔看上去很亲切

    C.他期望巩固头脑中的某种“模型”

    D.这张面孔与他脑中的某种期望相符合

相关链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2012山东政法干警考试专题

          2012山东省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专题


更多信息: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山东公务员网

(编辑:姜芃)

上一篇:山东事业单位考试:2008年潍坊市直笔试真题 下一篇: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2010年临沂笔试真题
事业单位:htshiyedanwei
想考事业单位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备考资料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