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聊城市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真题及参考解析(2)
11.“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价值标准 D.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13.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越级行文 D.下行文
1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
A.对事物一分为二 B.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5.调研员是对应于( )。
A.厅、司级副职 B.县、处级正职 C.县、处级副职 D.乡、处级正职
16.某店主发现一歹徒正在持刀抢劫店里的顾客,便乘其不备,用木棍将歹徒击倒,造成其重伤。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认为该店主:①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②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实施了正当防卫;④对歹徒有“无限防卫权”。你赞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 )。
A.领导机构 B.办公机构 C.办事机构 D.职能机构
18.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到( )缴纳罚款。
A.做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 B.指定的银行 C.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 D.财政局
19.禁止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21.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必须 B.可以 C.不能 D.可能
2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的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特别指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更是对世界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表明我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
①代表着全人类经历封建社会发展阶段时取得的成就;②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③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④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是自由的劳动者。此“自由”是指( )。
A.不必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 B.支配生产资料的自由
C.不受资本家雇佣剥削的自由 D.选择受雇于某个资本家的自由
24.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2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