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三)-13
2022-04-24 09:53:00 |文章来源:未知|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每日一练(三)-13,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时政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13.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自立国号为“辽”。公元1004年,辽国与北宋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双方签订和约,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百年的和平。此次和约在历史上被称作:
A. 渭水之盟
B. 海上之盟
C. 北杏会盟
D. 澶渊之盟
13.【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A项排除。
B项: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廷派使节自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今北京)的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B项排除。
C项: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1年,齐桓公霸业初成。公元前681年春,齐桓公在山东东阿(当时地名叫北杏),与宋、陈、蔡、邾几个小国的国君会盟,齐桓公成为盟主。以诸侯(未造反的诸侯)身份主持盟会,担当盟主,齐桓公是第一个。春秋五霸辉煌篇章,由此翻开。这就是北杏之盟,开启齐桓公称霸的时代。C项排除。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2/0424/439490.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上一篇:每日一练(三)-12
下一篇:每日一练(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