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试题资料 > 联考试题: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他们周围的人影响。因此作者不能以为只要自

联考试题: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他们周围的人影响。因此作者不能以为只要自己的文章反复宣传某种

2021-07-08 09:31:40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联考试题: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他们周围的人影响。因此作者不能以为只要自,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他们周围的人影响。因此作者不能以为只要自己的文章反复宣传某种思想、传播某些消息就可令读者最终改变自己的观点、认识。读者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皮囊,不是听任传媒射击的靶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写作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作者应有必要的修养之外,还必须研究阅读心理,力求对读者有透彻的了解,从而在写作中顺应之,引导之。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读者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他们周围的人影响

B.作者要反复宣传某种思想,传播某些消息以使读者接受

C.读者是一个社会人

D.作者必须研究阅读心理,力求对读者有透彻的了解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时会被外部环境影响,接着指出某些作者的错误认知,并解释了读者是活生生的社会人,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对象。基于以上的情况,文段最后认为要使写作取得好的效果,“作者应有必要的修养之外,还必须研究阅读心理,力求对读者有透彻的了解,从而在写作中顺应之,引导之”。综上所述,该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在最后一句话。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C项不是文段的重点,故排除。B项曲解文意,且不是文段的重点,故排除。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1/0708/387626.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admin)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