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
2021-09-23 17:25:59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劳动力优势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减弱。最后用例子说明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承受其带来的压力。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在转折后,即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中国制造优势削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援引联合国标准,只是为了说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应分说内容,非文段重点。B项:由文段尾句“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可知,老龄化对于中国企业劳动力产生的影响已经凸显,而并非“将使”,偷换了时态。C项:“首先步入”无法从文段中得出,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1/0923/396721.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