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备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2.7.13)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2.7.13)

2022-07-13 08:48:40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2.7.13),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一、单项选择题

1.A市规划局向B公司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发现B公司在提交申请的过程中曾贿赂相关工作人员。则对于该公司的许可证,应予以:

A.吊销

B.注销

C.撤销

D.撤回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吊销指发生法定的严重违法行为或不接受管理,由主管机关依法依职权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即不是因相对人申请,而由有权机关依法依职权强制终止其资格、资质、身份。A项排除。

B项: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B项排除。

D项: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D项排除。

2.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行政拘留

B.吊销许可证、执照

C.冻结存款、汇款

D.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BD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ABD项排除。

3.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A.市环保局对某印刷厂的超标排污行为给予2万罚款

B.居委会对小区居民王某随意践踏草坪给予50元罚款

C.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对严重违反劳动法律的王某500元罚款

D.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自建办公楼过程中违法扣留施工机械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A项,市环保局对某印刷厂的超标排污行为给予2万罚款,属于行政处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C项: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居委会和公司不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够进行行政处罚,排除。

D项:自建办公楼过程中违法扣留施工机械属于民事法律的范畴,不适用于行政处罚,排除。

4.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C.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未经申请人同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专家评审等的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申请人前述信息的,允许申请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任何人。由此可知,不是“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C项说法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六条,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A项排除。

B项: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B项排除。

D项: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D项排除。

5.甲、乙两镇因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争端,向县政府申请行政裁决。县政府作出裁决后,甲镇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维持了县政府的裁决。甲镇仍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该案的管辖权是:

A.县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

B.市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

C.县政府或市政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D.争议土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6.某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甲网络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场给该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

B.甲公司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C.执法人员告知甲公司将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邮寄给甲公司

D.甲公司对该行政处罚不服的,应当先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题干中,执法人员当场给该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甲公司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题干中,执法人员给该公司作出的是警告的行政处罚,故甲公司不能申请听证。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注明。故执法人员当场对该公司做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C项排除。

D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故甲公司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项排除。

二、多项选择题

7.某区卫生局以不达标为由对某饭店作出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该行政行为属于: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是可诉行政行为

D.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

第二步,A项: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所作出的处理决定。题干中行政主体为某区卫生局,特定对象为某饭店,处理决定为停业整顿。A项当选。

C项: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题目中的行政行为可提起行政诉讼,属于可诉行政行为。C项当选。

D项: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故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D项当选。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因行为结果是抽象规范的产生,故称抽象行政行为。如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行有关行政管理事项普遍应用的规则的活动。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行政立法,其种类分为: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③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④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指由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使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B项排除。

8.S县环保部门对辖区内某造纸厂暗访时,发现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污不达标,对该厂作出下列处罚,其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责令该厂立即停产、停业整顿

B.对该厂罚款30000元

C.给予该厂警告

D.责令其赔偿受污染单位8万元经济损失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9.在行政诉讼中,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另行起诉。( )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因此,本题错误。

10.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无此权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2/0713/448307.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zhongpen)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