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备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19)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19)

2025-08-19 08:13:00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19),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一、单选题

1.2025年7月3日,国家副主席韩 正在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提出四点建议,其中关于“坚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B.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C.维护以大国主导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格局

D.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以大国主导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格局”并非国家副主席韩 正在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所提到的内容,且不符合国际公平正义的原则,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对应原文“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表述正确,A项正确。

B项:对应原文“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表述正确,B项正确。

D项:对应原文“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表述正确,D项正确。

2.202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加强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切实维护生态安全。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将生态治理的各个方面看作一个整体来统筹兼顾。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体现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但二者并不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题干中强调的一体推进各项生态治理工作,并没有体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转化。A项排除。

B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迂回曲折的。题干重点在于阐述如何从整体上推进生态治理工作,并没有涉及到生态治理工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情况。B项排除。

D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主次矛盾的转化。题干并没有体现出在生态治理工作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情况,主要强调的是一体推进各项工作。D项排除。

3.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绩,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秋收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B.红军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C.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全面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原则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A项排除。

C项: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C项排除。

D项:游击作战十六字诀,即“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是抗日战争期间的策略。D项排除。

4.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

B.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封涉嫌违法的店铺

C.税务机关对欠税的纳税人加收滞纳金

D.人民政府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封涉嫌违法的店铺,属于查封场所,符合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故B项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罚款。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根据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税务机关对欠税的纳税人加收滞纳金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人民政府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是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下列工作事项,应使用“报告”文种的是:

A.市交通局向该省交通厅就某重大交通项目审批事宜请求批准

B.镇政府向县政府汇报近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及成效

C.市法院向市人大提交关于某重要法律条款修订的议案

D.社区居委会向街道办事处申请增加社区活动经费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镇政府向县政府汇报近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及成效,镇政府向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效,属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符合“报告”文种的适用范围。“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B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市交通局向该省交通厅就某重大交通项目审批事宜请求批准,这里市交通局是在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请示”文种,而不是“报告”。“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而“报告”主要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不涉及请求批准。A项错误。

C项:市法院向市人大提交关于某重要法律条款修订的议案,市法院向市人大提交议案,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而不是“报告”。“报告”一般不用于向人大提交审议事项。C项错误。

D项:社区居委会向街道办事处申请增加社区活动经费,社区居委会向街道办事处申请经费,这是在请求上级给予支持或批准,应使用“请示”文种,并非“报告”。“报告”不用于请求上级给予某种支持或批准。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密切关系着每个人的理财状况。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有可能引发的情况有:

A.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生活水平下降

B.商品普遍滞销

C.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

D.人们的购买行为可能有所提前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A项: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因为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了,所以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如果没有涨工资的话会感觉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A项正确。

C项:是通货膨胀的特征。C项正确。

D项:由于预期物价继续上涨,消费者往往会提前购买商品。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不会出现商品普遍滞销的情况。B项排除。

7.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A.东晋诗人陶渊明在田园中种植并食用玉米

B.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临摹《黄州寒食诗帖》

C.北宋词人苏轼在夜市品尝烤红薯

D.清代学者纪晓岚阅读《红楼梦》并撰写评语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B项:《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1037年—1101年)的代表作,赵孟頫(1254—1322年)作为元代书法家,完全有可能临摹宋代苏轼的作品。B项可能出现。

D项:《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创作,成书于清代乾隆中期,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纪晓岚(1724年-1805年)是清代乾隆年间官员、学者,与《红楼梦》成书时代重合,有可能阅读并撰写评语。D项可能出现。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玉米原产于美洲,明朝中后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才传入中国。陶渊明是东晋时期(365年-427年)诗人,远早于玉米传入时间,不可能种植或食用玉米。A项错误。

C项:红薯(番薯)同样原产于美洲,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由菲律宾传入中国。苏轼是北宋时期(1037年-1101年)词人,早于红薯传入时间,不可能在夜市品尝烤红薯。C项错误。

8.关于公共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危机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时间性原则

B.公共危机可分为四级,Ⅱ级属于重大公共危机

C.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

D.新冠疫情属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卫生事件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A项:公共危机管理原则包括:时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时间性原则: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危机的发展,是危机管理的首要原则。

B项:公共危机可以按照起因进行分类,分为人为的危机事件和非人为的危机事件。 按应急预案分,可以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公共危机可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来表示。

C项:公共危机通常指一系列中止和平进程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的事件,表现为某种不可预知事件的发生,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威胁到了公众的财产以致生命安全,进而引发了一个地区的社会公众比较普遍的恐慌情绪和恐慌行为的情境状态。具有如下特点:(1)公共性;(2)突发性和紧急性;(3)高度不确定性。

D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新冠疫情属于此类。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三、判断题

9.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技术是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它是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的成果。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从音像技术角度来看,它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音频和视频素材处理能力。比如在制作一部多媒体电影时,音像技术负责通过专业设备如摄像机、录音设备等采集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信息,并且能够对这些原始素材进行剪辑、混音、特效添加等处理,让音频和视频内容更加精彩和富有感染力。

计算机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扮演着核心平台的角色。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对海量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像对图像的复杂编辑、视频的特效合成、音频的精确剪辑等操作都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算。同时,计算机还提供了各种软件工具和算法,用于多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例如通过数据库技术对多媒体文件进行分类、索引,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调用。而且,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交互界面,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通信技术则为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搭建了桥梁。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内容如在线视频、实时音频通话、远程教学课件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输,这都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确保了多媒体数据在不同设备、不同地点之间稳定、高效地传输,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多媒体信息。

这三大技术相互协作、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是这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10.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新能源常识。

第二步,传统能源主要是指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长期以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而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发电稳定等优点,太阳能则具有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特性。开发利用核能和太阳能,不仅丰富了能源的种类,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短缺的压力,降低了传统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能源动力,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因此,本题正确。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5/0820/528372.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zhongpen)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