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十五运会开幕式文化考点总结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十五运会开幕式文化考点总结

2025-11-14 09:17:05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十五运会开幕式文化考点总结,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当11月9日晚的夜幕降临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场超越想象的盛宴,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撞进了所有人的心里。这不只是一场运动会的开幕式,更像是一封来自未来的邀请函,用岭南最滚烫的血脉和最前沿的科技,写满了四个大字:文化自信。中华武术展现磅礴气势,粤剧声腔传递乡音乡情,英歌飒爽、南狮腾跃、龙舟竞技……一幕幕极具岭南风韵的文化符号,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上璀璨绽放,化作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向世界讲述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厚的文化根脉与澎湃的时代活力。作为一场精心编排的国家级文化盛典,十五运会开幕式不仅仅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于一体的超级热点,更是一座亟待我们挖掘的“考点富矿”。接下来,小编将从公考备考的实战角度,对十五运会开幕式背后潜藏的文化考点进行剖析,以便帮助大家能更快地掌握考点。

一、岭南非遗

1.粤绣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广东的粤绣已传承千年,被誉为“岭南艺术的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主要流派: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广绣”;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绣”。

(2)风格特点:构图饱满、色彩浓丽、针法多样、装饰性强。

(3)主要题材:龙凤、百鸟(尤其是孔雀)、花卉(如荔枝、红棉)、博古(古玩器物)等。

(4)代表性技法:“钉金绣”和“金银线绣”是粤绣技艺的精髓,尤其擅长绣制龙蟒、凤舞等题材,气势磅礴。

(5)主要作品:《百鸟朝凤》《晨曦》等。

2.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是主要流行于广东省中部和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香港、澳门等广府方言区以及海外广府华人聚居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语言:以“戏棚官话”(一种带有粤语语音特色的舞台语言)为主,兼用“广州方言”(白话)演唱。

(2)表演工艺:“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眼、身、法、步。

(3)经典剧目:《香花山大贺寿》《六国大封相》《帝女花》《紫钗记》《赵子龙催归》等。

(4)代表人物:薛觉先(“万能老倌”,创立“薛派”)、马师曾(创立“马派”,独创“乞儿喉”)、红线女(创立“红腔”/“女腔”)、白驹荣(“小生王”,革新小生唱法)、罗家宝(“虾腔”)等。

3.醒狮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后,随中原移民南迁传入岭南地区。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也象征着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精神。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主要分类

①刘备狮(黄狮):黄脸白须,头顶红色八卦镜,代表仁厚、高贵。常用于开业、奠基等喜庆场合。

②关羽狮(红狮):红面黑须,青鼻紫角,代表忠义、胜利、财富。最为常见,适用性最广。

③张飞狮(黑狮):黑面青鼻黑须,角尖向前,代表勇猛、霸气、斗狠。常用于挑战高难度桩阵或踢馆破阵。

此外还有赵云狮(青狮)、黄忠狮(白狮)等。

(2)表演项目

①“采青”(醒狮表演的核心和高潮):“青”通常是一棵生菜(谐音“生财”),配以红包,悬挂在高处或置于地上。醒狮通过一系列表演,最终“食青”(吃掉生菜)、“吐青”(将生菜撕碎抛出),寓意“遍地生财”、带来好运;

②梅花桩。

4.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流行于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民间广场舞蹈。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团体舞,舞者多为双数。他们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称为“英歌槌”),随着节奏变换各类队形,边走边舞。因其强烈的阳刚之气和战斗阵势,被誉为“中华战舞”,是潮汕文化最鲜明的标志之一。2006年,“潮阳英歌”和“普宁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鳌鱼舞

鳌鱼舞是流行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传统舞蹈,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起源于明代初年,由番禺沙涌村江姓祖先自浙江传入鱼灯舞,与当地鳌鱼神话传说及民间崇拜融合演变而成。鳌鱼舞模拟了神话中的神兽“鳌鱼”的形象和动态,象征“独占鳌头”,寓意科举及第、金榜题名、步步高升。

6.咏春拳

咏春拳是南拳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且体系完备的拳种。特点在于贴身搏击,在技击实战中“四两拨千斤”,注重招式灵活、以快打慢、以柔制刚。它发源于岭南地区,后在佛山发扬光大,并经由香港传向全世界。

代表人物:梁赞(“佛山赞先生”“咏春拳王”,首次系统性地整理和奠定了咏春拳的体系)、陈华顺(“找钱华”,梁赞的弟子)、叶问(最具影响力的推广者,陈华顺的封门弟子,其弟子包括梁挺、李小龙等)、李小龙(叶问弟子,创立截拳道)等。

7.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约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广东音乐。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曲目有《彩云追月》《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月圆曲》《醉翁捞月》《旱天雷》《赛龙夺锦》《步步高》《倒垂帘》《娱乐升平》《雨打芭蕉》《双凤朝阳》《杨翠喜》《双声恨》《春郊试马》《山乡春早》等。

二、岭南文化

1.“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因其两边山墙顶端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防热、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民间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也有独占鳌头之意。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此镬耳屋也称为“锅耳屋”。

镬耳屋是广东广府建筑中的典型代表,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广府村落的建筑标识。镬耳山墙是广府民居中最显著的文化标识。

2.木棉花

木棉,又称之为英雄树、烽火树,属木棉科木棉属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木棉生长迅速,萌芽力强,喜阳光,常高出其他树木,大可数抱,可用播种、分蘖、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木棉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粗,木质轻软,加工容易,可用作包装箱、胶合板、火柴、造纸、救生设备及隔热层板等用材。另外,木棉还具有较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木棉原产于亚洲、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都有分布。在岭南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据《广东新语》记载,唐岭南节度使卢均在广州“筑堤百余丈,潴水给田,建亭榭其上,列植木棉、刺桐诸木,花敷殷艳,十里相望如火”。另外,在岭南地区,民间流传“红棉开,春暖来”的民谚,即人们把木棉开花视为天气转暖的花信。

1982年,广州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当时推荐的候选市花多达58种,最终木棉获75.9%的支持率,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最高票数,被定为广州市市花。

【小试牛刀】

下列关于岭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粤剧使用纯正的广州方言演唱,其经典剧目《帝女花》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B.醒狮表演中“采青”环节使用的生菜,主要取其“生机勃勃”之意

C.木棉树因其生长迅速、木质坚硬,被称为“英雄树”,并被正式定为广东省省花

D.镬耳屋山墙的独特造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备防火、通风等实用功能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其他。

第二步,A项:粤剧演唱语言为“戏棚官话”与广州方言结合,且《帝女花》是讲述明末清初公主与驸马爱情故事的剧目,与梁山好汉无关。A项错误。

B项:“采青”中使用生菜,正是取“生菜”谐音“生财”,寓意吉祥富贵、财运亨通。B项错误。

C项:木棉虽被称为“英雄树”,但其木质轻软而非坚硬;且它是广州市市花,并非广东省省花。C项错误。

D项:镬耳屋是广府传统民居,其山墙的镬耳造型既有象征“独占鳌头”的美好寓意,在实际功能上也能起到防火、通风、隔热的作用。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5/1114/532703.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zhongpen)

上一篇:每日时政早报(2025年11月14日)

下一篇:没有了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