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备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8)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8)

2025-08-08 09:01:59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8),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1.(单选题)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西汉时期《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B.二十四节气是以长江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C.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日月运行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确立的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太阳高度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2.(单选题)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不伴随化学变化的是:

A.切开的土豆暴露在空气中,切口处逐渐变黑

B.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后,有色污渍因氧化作用褪色

C.白炽灯中的钨丝在高温下发光发热,提供室内照明

D.氢氧化钙溶液粉刷墙面后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

3.(单选题)某历史剧组筹备拍摄《汉武雄风》纪录片,再现汉武帝时期的重大事件。下列场景设计不符合真实历史的是:

A.汉武帝在未央宫接见主父偃,接受其“推恩令”建议

B.汉武帝御驾亲征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C.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并与其建立官方关系

D.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统一铸造圆形方孔的“五铢钱”

4.(单选题)下列作品与其主要人物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桃花扇》——李香君

B.《牡丹亭》——赵五娘

C.《窦娥冤》——崔莺莺

D.《墙头马上》——王昭君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B.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C.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6.(多选题)关于人体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B.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降低

C.当被蒸汽烫伤时,可以用水冲洗减少疼痛

D.如果人体内缺乏维生素E易患夜盲症

7.(多选题)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密切关系着每个人的理财状况。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有可能引发的情况有:

A.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生活水平下降

B.商品普遍滞销

C.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

D.人们的购买行为可能有所提前

8.(多选题)在古代文化里,不同年龄有着独特的称谓,这些称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以下年龄称谓中,比“弱冠”年纪更大的有:

A.“垂髫”

B.“而立”

C.“知天命”

D.“耄耋”

9.(判断题)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 )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

A.正确

B.错误

时政每日一练·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第一次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记载。A项正确。

C项: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C项正确。

D项: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太阳高度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钨丝发光发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再蒸发为气态,最终在灯泡玻璃上凝结,为物理变化。C项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土豆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醌类化合物(黑色素),导致褐变。该过程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项正确。

B项:含氯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使其褪色。这一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

D项:氢氧化钙溶液粉刷墙面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卫青,汉朝名将、军事家。公元前127年,卫青在汉武帝刘彻的指派下率领三万大军从云中郡(今托克托)出发向西进军,攻击匈奴,匈奴人兵败仓皇而逃,汉军收复了河套地区。因此,汉武帝并未御驾亲征,收复河套地区。B项不符合历史。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重要谋士,其“推恩令”通过分封诸侯子弟削弱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未央宫是西汉皇宫核心,汉武帝在此接见大臣并采纳建议符合历史。A项正确。

C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率领庞大使团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今新疆伊犁)并与其建立官方关系,又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联系。符合历史。C项正确。

D项: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罢半两钱,行五铢钱”,铸造重量、尺寸、文字统一的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以明末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南明兴亡历史。李香君是剧中核心人物。A项对应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赵五娘是高明《琵琶记》中的主人公,与《牡丹亭》无关。B项错误。

C项:《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全剧讲述贫苦女子窦娥遭流氓诬陷杀人,屈打成招被判斩刑,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证清白。她死后誓愿一一应验,最终冤情昭雪,凶手伏诛的故事。而崔莺莺则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人物,与《窦娥冤》无关。C项错误。

D项:《墙头马上》是白朴创作的元杂剧,讲述李千金与裴少俊的爱情故事。王昭君是汉代和亲匈奴的历史人物,与《墙头马上》无关。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A项正确。

B项:《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B项正确。

D项:《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D项正确。

6.【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项:人体在流汗时,汗液中的盐分(主要是钠离子)会从汗腺排出,这会导致汗腺内的盐分浓度相对升高,而不是降低。B项错误。

D项: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可造成夜盲症。D项错误。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当心房收缩时,心室舒张,血液从心房流出,穿过瓣膜进入心室。接着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然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关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A项正确。

C项:当被蒸汽烫伤后应立即用凉水(15-25℃)冲洗伤处15-20分钟‌,这是紧急处理的关键步骤。冷水冲洗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损伤。C项正确。

7.【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A项: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因为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了,所以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如果没有涨工资的话会感觉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A项正确。

C项:是通货膨胀的特征。C项正确。

D项:由于预期物价继续上涨,消费者往往会提前购买商品。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不会出现商品普遍滞销的情况。B项排除。

8.【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所以称二十岁的男子为“弱冠”。

B项:“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处世原则,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三十岁大于二十岁,即“而立”年纪比“弱冠”大。B项正确。

C项:“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岁明显大于二十岁,“知天命”年纪比“弱冠”大。C项正确。

D项:“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八九十岁远远大于二十岁,“耄耋”年纪比“弱冠”大得多。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显然,“垂髫”年纪比“弱冠”小很多。A项排除。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

第二步,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现有生产力的跃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系统性跃升及创新性组合,打破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边界,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绿色智能为导向的强大发展动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从生产力基本构成看,新质生产力并非传统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系统性升级。劳动者:从 “体力 / 技能型” 到 “知识 / 创新型” 的跃迁——传统生产力中劳动者以体力劳动或熟练技能为主,而新质生产力下的劳动者需具备高科技知识、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素养(如人工智能工程师、量子技术研究者等),成为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主体。劳动资料:从 “机械化工具” 到 “智能化系统” 的迭代——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为代表,例如工业 4.0 中的智能生产线、新能源领域的氢燃料电池设备,实现了生产工具从 “替代体力” 到 “替代部分脑力” 的跨越。劳动对象:从 “自然资源依赖” 到 “人造 / 再生资源” 的拓展——传统生产力依赖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而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延伸至合成材料(如石墨烯)、再生资源(如循环利用的工业废料)、数据要素等,例如生物科技中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数字经济中数据驱动的精准生产,突破了自然资源的约束。

10.【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相关法知识。

第二步,201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题干中提到“劳动者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这与法律规定不符。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错误。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5/0808/527938.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zhongpen)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