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国招考信息
您当前位置: > 事业单位官网 > 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考点总结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考点总结

2025-10-23 14:50:21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网

立即领取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考点总结,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突发事件,预案先行。近日,最新修订的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正式发布,为未来我国地震灾害应对工作绘制了全新的“作战蓝图”。这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也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你是应急管理系统的从业人员、备考公务员或其他考试的考生,还是关心公共安全的普通公民,理解新预案的核心变化都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特别梳理了本次修订的核心考点,以便帮助大家能快速把握文件精髓。

总体要求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3)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4)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5)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6)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工作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2)部门联动、军地联合;(3)分级负责、属地为主;(4)资源共享、快速反应
行政领导机关 (1)省级人民政府(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2)市、县级人民政府(本行政区域较大、一般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分类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特别重大 指造成2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特别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重大 指造成30人以上、2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较大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一般 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指挥机构 (1)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3)涉及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联合应对或共同的上一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指挥应对工作
应急响应 国家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
重点地区包括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以及地震发生所在区域内人口平均密度达到2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
一级 初判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灾区所在地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国家层面抗震救灾工作
二级 初判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6.5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
灾区所在地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层面抗震救灾工作
三级 初判发生较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6.0级以上、6.5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灾区所在地市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四级 初判发生一般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灾区所在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处置措施 1.搜救人员。 (1)立即组织基层组织、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2)组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职消防队,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各方面救援力量,搜救被困人员
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1)迅速组织、协调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抢救受伤人员,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开展现场救治; (2)加强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饮用水水质监测和消毒,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饮用水卫生监督
3.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常设应急避难场所,必要时设置符合条件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迅速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生活问题
4.抢修基础设施。 依托国资央企等交通、电力、通信抢修恢复力量,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码头、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5.加强现场监测。 中国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现场地震观测设施,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
6.防范次生灾害。 (1)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 (2)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冶炼设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等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7.维护社会治安。 (1)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和装备、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 (2)必要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依法决定灾区进入紧急状态
8.开展社会动员。 加强对社会应急力量及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救援救助行动的协调、管理、保障
9.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1)及时向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驻华机构通报有关情况; (2)协调安排国(境)外救援队入境参与救援行动
10.发布信息。 (1)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2)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应在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11.做好新闻报道。 (1)做好科普宣传,及时辟谣; (2)依法打击编造、传播地震谣言等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
12.开展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 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地质灾害等调查

【小试牛刀】

根据2025年修订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下列表述符合规定的有几项?

①抗震救灾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军地联合,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

②初判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7.5级以上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应在地震发生后48小时内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④国家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

⑤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人以上、2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①项:根据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第1.1条的规定,抗震救灾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军地联合,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①项正确。

②项:根据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第4.1条的规定,初判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选项“7.5级”表述有误。②项错误。

③项:根据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第4.3.10条的规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应在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选项“48小时”表述有误。③项错误。

④项:根据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第4.1条的规定,根据地震灾害分级、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国家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选项“四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表述有误。④项错误。

⑤项:根据2025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第1.4条的规定,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人以上、2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⑤项正确。

综上,①⑤项正确,②③④项错误,正确的有2项。B项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8.com/2025/1023/531480.html

扫码关注事业单位考试公众号,招考信息抢先看,备考资料送不停!

(编辑:zhongpen)
课程推荐
图书推荐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关注微博

最新公告
备考资料
报考指导